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10期 2018/10/01 出刊/ 半月刊

 

 

阿姆个話 客語復振對家庭做起

【文∕陳亭君∕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社會文化所碩一生】

 

  講者:范姜淑雲

  一開始講者先以「在哪裡學語言?學過那些語言?」這兩個問題開頭,引發大家去思考自身學習語言的環境狀態,以及其所帶來的成效。接著,提及語言的學習部分,講者說明語言是一種行為、身分、工具、認知、文化。第一,語言是一種行為「刺激+反應=語言」,而發展出來的媽媽語,即利用加強語音清晰度,成為可以安撫小孩的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亦需要觀察、模仿,且必須獲得鼓勵,以便得以重複展現,進而鞏固形成習慣,未被鼓勵的行為則會隨時間自然消失。

  語言有很濃厚的族群性與階級性,學習者在情感上與社會認知上不能接受新身分,就沒有準備好要學新的語言,文化認同雖非影響語言習得的直接因素,卻是關鍵的源頭因素,有無認同會影響後續對該語言的態度。故接下來第二個部分為語言是一種認知,語言作為載體反應思想情感,反應人對世界的認知;作為觀點,不同社會文化的人對世界會有不太相同的認知,作為學習,學習另一種語言意味著學習另一種認知的方式。另外,語言是一種文化共織的現象,文化內容是最終的目的,學習語言文化的根本動機,語言的學習只有語言而缺乏文化內容時,會失去學習上的意義,語言教學應該以文化習得為主要目標,以語言習得為附加目標。最後,語言是一種工具,以工具論來說,學習語言就是在學習使用工具,典型地從做中學而學以致用,學習語言是要學得功能性、程序性的技能,而非結構性、陳述性的知識。

  而因為在某次會議上講者聽到有人挺身而出說:「我講得你們聽不懂,那我到底什麼時候可以講?」,更清楚地反映了現代的語言狀態,而目前語言復振的部分,Spolsky(2004)將語言政策分為三大部分:語言實踐、語言意識形態和語言管理。欲達成無論是學母語還是學外語,都必須要同時輸入及輸出,而有客語生活學校、客語沉浸式教學推動試辦專案計畫及客家語言深耕計畫。

  此次講者將其自身教客語定義為是在教文化,強調知識份子對社會負有使命感。在聽完這場演講之後,更能體會到語言對於文化及社會的影響力,作為演講最後講者所說的研究生,我也正在思考究竟對於台灣社會,應該用何種方式削減時代變遷的影響,有效地保存語言文化。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
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
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
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
◆ 編 輯 群/ 李秀鳳、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陳昀楨、彭賢明、
廖千慧、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