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09期 2018/09/15 出刊/ 半月刊

 

 

臺灣原住民族語言復振政策

【文、圖/蘇小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一年級】

 

  若將原住民族語和客語拿來做對照,可以明顯地看出原住民族語言瀕臨消失的情況較客語更為嚴重,根據官方統計,台灣原住民共有16族、42種語別,雖然台灣原住民人數稀少但其語言上的多樣性卻十分豐富,例如:茂林魯凱、萬山魯凱、多那魯凱,這三個同屬魯凱族,雖然是在同一個鄉或是隔壁部落,但用族語是無法溝通的;因此原住民族語的復振遠比客語復振早得多、經驗也較豐富,透過不同族群間復振經驗的相互交流,將成功的案例當作客語復振學習的對象及借鏡。

  在邱科長的問卷調查及族語能力測驗分析的結果可知,在日常生活中,原住民主要交談使用的語言約有九成還是以國語為主,會使用族語的比例僅為六成左右,有四成生活在原鄉部落的原住民可使用族語交談,但剩下的六成在都市工作,因此使用族語的場域也明顯地減少許多。目前原住民族推動的政策有以下四種:「族語向下紮根」、「族語環境營造」、「族語調查研究」、「族語教材編纂」。在學齡前推動族語保母托育獎助計畫,希望透過保母以全族語照顧嬰兒,落實族語學習家庭化及部落化,目的在於導正老人的觀念,因現今原住民族隔代教養的比例逐年升高,但阿公阿嬤強迫自己用不標準的國語和小孩溝通,因為怕說族語小孩聽不懂,這也值得我們反思「喚醒族語意識」的重要性;推動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計畫透過全族語的教學環境,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目前已頗具成效,學生在幼兒園使用族語的比例已達80%以上。因原住民的意識越來越強,但語言研究的人才越來越少,故設置原住民族語言發展中心積極地推動各項族語研究發展工作。在族語教材編纂的部分,不僅依照各個學習階段依能力區分編輯教材,也因應網路科技及數位學習的趨勢,建構數位化的族語平台,像是動畫學習互動影片、族語e樂園(仿造空中英語教室)、線上辭典等等,使得族語教材透過網路更廣泛地被運用。

  從邱科長分享的原住民族政策的復振中,他一直強調透過從小培養小孩學習族語,才能對後續的族語保存奠定基礎,客語復振的情況亦是如此。唯有透過政府與家庭、學校的努力,才得以將消逝的母語從瀕危中解救出來。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
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
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
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
◆ 編 輯 群/ 李秀鳳、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陳昀楨、彭賢明、
廖千慧、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