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07期 2018/08/15 出刊/ 半月刊

 

 

回顧前瞻客語運動三十年

【文、圖/謝依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一年級】

 

  羅教授以親身經歷講授客語運動這幾十年來的過程,在客語的學習與傳承的路程上遇到了不少困境。臺灣母語式微的重要關鍵必須要提到獨尊國語政策,在公領域一律以使用華語,初期在語言轉換的過渡時期,溝通時尚會出現方言詞彙,演變至今華語已然成為最為通行且強勢的國家語言,語境上的轉換與現今相比之下,我們的語言邏輯已偏向華語,現在在學習客語或閩南語的時候,會出現華語詞彙直接翻成母語的情形,雖能溝通但母語中與華語用字相異的獨特之處便逐漸被取代。

  語言環境與語言思維是在學習語言時十分重要的部分,透過語言環境潛移默化是學習最有效率的方式,同時也能自然培養語言思維,根據我在就學期間的觀察能夠流利使用母語的同學,絕大部分都是在家中的語言環境強調母語,從小培養的語言思維也較不易受華語影響,如今家庭以母語溝通的比例已漸漸式微,因而將目標轉向學校教育。若非浸泡在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透過書本學習的方式會出現一種落差,語言及文字上的結合是母語學習的一個困難點。在一般日常生活中,由於母語使用上幾乎都以口語為主,若要將母語轉為文字,在沒有接受正式的母語書寫教學,用字上就會借用華語字的音,雖然是為讀音方便,但是語意是存有落差及矛盾的。

26012

  羅老師提到保存客家文化應將心力集中在與其他族群不同的特質上,客語作為客家文化的重要內涵,儘管復振之路困難重重,仍是不能放棄的一塊。客家運動至今邁向三十周年,從客家意識的凝聚、找尋文化的定位進而推廣,到要建構客家的知識體系,對於客家文化的保存做了許多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看到各式各樣的客家宣傳,如每年熱鬧非凡的客庄十二大節慶,在文化商業化、文創化的成效有目共睹。然而在語言方面的成效仍是不彰,在去年年底客家基本法修正案三讀通過通行語之法規,針對未來通行區內的客語使用狀況會有所幫助,而在通行區之外與家庭客語使用頻率,以及如何提升年輕世代的客語能力,仍是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

26012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
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
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
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
◆ 編 輯 群/ 李秀鳳、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陳昀楨、彭賢明、
廖千慧、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