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01期 2018/05/15 出刊/ 半月刊

 

 

「由文化、地域到族群:再論當代台灣客家族群意識的現代性」 王甫昌教授演講紀要

【文/陳明惠/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博士生】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於107年5月8日星期二上午十點,邀請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王甫昌研究員蒞臨演講,講題是「由文化、地域到族群:再論當代台灣客家族群意識的現代性」。王甫昌老師在演講中與客院師生分享他最近的研究成果,透過新近客家研究與各種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指出台灣客家認同的內涵經歷了由「文化」(語言)認同、「地域」認同到「族群」認同的轉變。

2003年出版的《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是研究台灣族群關係的重要著作,王甫昌老師於書中指出,1980年代後出現的「泛台灣客家認同」,是超越地域性及次方言的區隔,形成以整個台灣為想像範圍的台灣客家人認同,而1988年底的「還我母語大遊行」則是建構此種新認同的起點。這個說法引發不少討論與回應,不少學者認為,以整個台灣為範圍的「客家認同」早已存在,不是1980年代客家運動之後才出現。因此,王甫昌老師根據新的研究成果,重新檢視過去的說法,比較現代族群概念下的「泛台灣客家認同」,和先前台灣社會中就已經存在的傳統客家認同之間的差異。

早期移墾台灣的客家人,因為祖籍混居,及清朝為了控制台灣社會,認定「義民」身份與准許增設粵籍科舉學額,造成閩粵分類械鬥頻仍,進而強化了閩粵分類意識。此時客家身份意識主要是基於語言相通的「文化」身份。但是,王甫昌老師對於清代是否有普遍化的「閩粵分類意識」,以及「閩粵分類意識」是否持續存在,持保留的看法。主要是「文化與政治菁英」和「一般人」在分類意識上是有落差的,菁英因為參與科舉考試的經驗,而具有「省、府」層次的身份認知,但一般人的祖籍認知恐怕僅及於「縣分」。更重要的是,造成閩粵分類意識的機制,在清末及日治時期都有重要的變化。

首先,分類械鬥後的人口遷移,確定了台灣客家聚落分佈型態(桃竹苗、六堆、中部近山地區),導致祖籍同質居的發展。1860年代以後,大規模閩粵分類械鬥不再出現。其次,土著化的發展,台灣的漢人移民逐漸改變過去經常往返大陸祖居地,而開始在台灣建立自己的宗祠。日治以後,廢除科舉制度以及引進現代化政治制度,地域化社會逐漸形成。「閩粵分類意識」在客家集中居住地區,逐漸失去原先的社會功能,客家人的「地域認同」甚至超越了共同語言文化的認同。

1960年代以後,由於工業化和都市化的發展,客家人大量移出原先客家人佔多數的客家聚落,進入都市工作和就學。加上推行國語政策造成語言流失,以及以福佬人為主體的政治反對運動對客家人的刺激。促使台灣各地的客家人產生危機意識,開始面對共同的問題,進而於1987年創立《客家風雲》雜誌,形成論述和意見交流的平台。之後發動一連串的客家文化運動,將客家人「族群化」,以少數族群的社會位置來界定客家人與其他族群的不對等關係,並進而主張「重建台灣的族群關係」。客家人於是跨越「地域意識」,進而發展出「台灣客家族群意識」。

王甫昌老師的演講,引起與會師生的熱烈討論,使大家對台灣客家的形成及客家認同的轉變過程,有更進一步理解。

26012
【圖/潘慧雯】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
◆ 編 輯 群/ 池姵萱、李秀鳳、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彭賢明、劉宛亭、
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