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96期 2018/03/01 出刊/ 半月刊

 

 

在我心中最美的三聖宮

【文∕邱鈺庭∕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四年級】

 

26012

(圖一:屏東縣新埤鄉南豐村三聖宮,Facebook粉絲專頁新埤鄉南豐村 玉封 三聖宮 百年開基祖廟提供)

雖然身為屏東縣新埤鄉南豐村的客家人,但出生後就住在屏東市,也在上幼稚園時搬到嘉義市居住,對南豐村的印象,只有回去和阿公阿婆過年時的樣子。今年過年,剛好阿爸有比較長的休假,就帶著我們在南豐村到處走走,認識我們的家鄉。

新埤鄉在南部客家庄「六堆」之中,和佳冬鄉同屬左堆。南豐村,原名南岸,因為在北岸河的南邊而得名。客家人原本在北岸河的北邊開墾,渡河之後來到的第一個地方便是南岸,是新埤鄉的發源之地。跟著客家一起來的,不只有人,還有信仰。當時客家移民們在南岸庄建了一座廟—「三聖宮」。三聖宮,原名景福宮,拜的主神是「中壇元帥太子爺」,也就是三太子李哪吒。於明萬曆甲辰年九月初來台,之後遷移到南岸,迄今已經過四百多年了,是台灣最早的太子爺廟。三聖宮是附近居民的信仰中心,也是閒話家常的好地方。每當過年及廟裡辦活動時,幾乎所有的居民都會去參加、拜拜。

我家走出門後轉個彎,走路不用五分鐘能抵達三聖宮。我阿公以前就在三聖宮擔任廟祝,從我出生之前阿公就在那邊工作了。在我的印象之中,阿公總是待在廟裡,每天守護著這座廟。後來雖然因為腰椎受傷辭去了工作,但直到他過世之前,還是在廟裡擔任委員,三不五時往廟裡跑,說是阿公貢獻了一輩子的地方都不為過。對我阿爸那一輩來說,這座廟是他們從小到大玩耍的地方,在他們的印象中,以前的三聖宮比現在更美麗、香火也較鼎盛,可惜現在年輕人口外流,加上廟宇有整修、分火,早已不比當年了。

聽常常一起在廟前盪鞦韆的阿伯說,以前的三聖宮是個既厲害又有歷史意義的美麗廟宇,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我聽了之後很訝異,每次回老家看到的三聖宮,怎麼想也不像四百多年的建築啊?聽完我的疑問後阿伯給我一本六堆雜誌,裡面有篇介紹三聖宮的文章。原來在民國70年代時,三聖宮因為被強颱損毀,加上村民想擴大興建廟宇,所以決定改建。本來想在東郊保安林地建闢規模又大功能又多的新壇,然而因為經費不足,加上當時居民並沒有對保存文物的意識與認知,所以最後決定原地拆掉改建。我現在看到的三聖宮,其實是民國七十七年完工的新建築。然而,太子爺廟早已不斷地分火,不用再特地前來,再加上新廟宇蓋得並無新意、也沒有保留原始古建築的樣貌,現在的三聖宮就不如以往香火鼎盛了。

聽完這些故事之後,我覺得真的很可惜,如果當初能保留原始樣貌的話,一定會是個很珍貴的歷史建築,是否還能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呢?幸好現在有一群人正在經營三聖宮的粉絲專頁,放上許多活動照片以及小故事,讓三聖宮的壯麗與風光不只留在老南岸人們心中,也能讓更多人注意到,發現三聖宮的美。

26012
(圖二:屏東縣新埤鄉南豐村三聖宮)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
◆ 編 輯 群/ 池姵萱、李秀鳳、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彭賢明、劉宛亭、
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