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94期 2018/02/01 出刊/ 半月刊

 

 

客家傳統好滋味—米麩粄

【文、圖∕李例嬛∕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三年級】

 

「這是甚麼啊?好像軟木塞喔!」、「這吃起來好硬、好乾喔!」、「這個怎麼像木頭一樣切不下去啊!」,這是我第一次從屏東老家把米麩粄帶上桃園與同學們分享的情形,當下不免有些難過,好像我在吃乾糧似的,但對我來說這比起過年過節才會出現的紅粄、甜粄等等,更常出現在我的生活中,相較於多力多滋、可樂果等零食,婆婆更是認為這是可口又健康的零嘴。記得國小要上學前,婆婆總是會幫我們把便當盒裝好,把水裝滿,把早餐放進便當帶,當然也不會忘記放一小塊米麩粄讓我們當零食!

「米」是客家人的主食,除了三餐食用的白米飯外,客家婦女也會利用農閒時間變化出各種不同的「粄」,然而又可根據品種的不同再分為在來米、蓬萊米和糯米等,粄除了是客家人祭祀、饗宴或慶賀時的重要供品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豐富飲食的角色之一,然而單純的米食再加上其他雜糧,如蕃薯、芋頭、紅豆、綠豆等後,就可以做出各類「點心」或「粄」,這些米食不僅耐飽也易於保存,很適合攜帶到山區工作時食用。

  米麩粄的製作過程就如同上述所說,先將糯米炒過後,加砂糖、綠豆一起磨成粉,再加入少許黑糖(焦糖)增添香味,過程中水份的比例要拿捏得很好,最後再倒入模具蒸熟,然而早期由於糯米比較貴,所以是用蓬萊米製作,口感就像石頭一樣硬,讓米麩粄可以長時間保存,便可以慢慢食用。

  從客家米食文化的角度來看米麩粄的製作過程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我們可以得知米食文化即是在敬天地、祭鬼神和拜祖先,這樣崇敬慎重和感恩的態度為基礎發展起來,就像米麩粄主要也是逢年過節時,供桌上重要的祭品,然而會以米食為主要的祭祀品,這是因為以前客家人以種稻為主,稻米的豐收象徵人們對於生活的安定與對未來的希望,也因此客家人對於米有著深厚的情感,因為豐收所以感恩,因為感恩所以敬畏,最後則化為具體的行動「祭天」;而琳瑯滿目的米製品,就是客家婦女讓各種資源充分利用的展現,而米麩粄除了作為蓬萊米或是糯米的副產品外,其硬硬的口感,使其可以延長保存期限,也是客家人累積已久的食物保存技術與文化。

因此當我吃著這硬邦邦但又可以止飢的米麩粄時,不僅讓我體會到過去客家婦女勤儉持家精神在飲食文化上的體現,也代表著長輩們代代相傳的米食技術與歷史記憶,不僅豐富客家飲食文化,也增添我對客家族群想像的色彩。

26012
【在劉薇玲的〈屏東客家婚俗變遷之研究-以六堆中區為例〉一文中則提到,客家早期的喜餅俗稱「米麩粄」,有芝麻(白色米麩粄中間以黑芝麻為餡)及綠豆(米色)兩種口味,是以米及綠豆磨粉製成的圓形大餅,包裝簡單,只以白紙包裹。民國60年代以後始有以塑膠套包裝, 其後並改以紙盒包裝。西式鐵盒喜餅是近十年才普遍被使用。】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
◆ 編 輯 群/ 池姵萱、李秀鳳、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彭賢明、劉宛亭、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