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91期 2017/12/15 出刊/ 半月刊

 

 

「106 年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與會工作人員觀後感

【文∕周鈺凱∕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四年級】

 

26012

【開幕式客委會李永得主委致詞 圖/廖千慧】
  此次的成果發表會對於我來說是一次相當寶貴的經驗,首先是因為此次要發表的文章篇數高達九十幾篇之多,因此長官貴賓雲集,客委會李永得主委、許多重量級前輩以及數十位教授齊聚一堂,著實是一次難得的學術盛會,很開心我亦能參與其中。其次是這次發表會我不僅僅是參加者,我亦是其中的工作人員,相較於以往參加研討會的經驗,在這次過程中我了解並學習到更多的事情,而也因為我擔任的是議事组的計時人員,因此在這兩天中完整的聽了六個場次的發表會。

26012

【成果發表會開幕式合照 圖/廖千慧】
  一開始因為第一次擔任計時人員的關係,心神大部分集中在議事規則與計時器上,反覆地確認需按鈴的時間,生怕按鈴出了差錯,不過經過幾位教授發表後便逐漸上手了,較能專心聆聽教授們的發表內容。而這樣聽著聽著我突然覺得每一場次的發表會彷彿是一堂堂免費的進修課程一般,在平常如果想看這些研究只能自己找文獻來看,現在則隨著不同主題的發表場次轉換,投身於不同領域的教授們親自上台向聽眾們展示研究計畫中最為精華的部分,這機會實在是可遇不可求啊。儘管有些場次的研究計畫主題較為艱深,特別是關於語文研究的發表場次,其大部分皆牽扯到語言學的專業知識,該場次的主持人鍾榮富教授也在發表完後開玩笑說:「語言學家講話比較少人聽得懂。」,不過其實專心聆聽的話還是能有相當的收穫,在其他的場次中更有許多是以往在課堂上未接觸過的知識,兩天聽下來擴展了不少客家相關的學識。而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曾純純教授所作的〈六堆客家墓葬風俗影像紀實暨數位典藏計畫〉,何以會對曾教授所作的研究計畫印象最為深刻呢?原因在於我被嚇到了……。雖然曾教授在發表的簡報裡已經盡量避免了一些風俗上較為避諱的畫面,許多影片檔也僅呈現檔案的縮圖,但提到一些重要的部分時仍免不了需展示出幾張照片,其中一張照片便是當地的墓葬業者手中抓著一支剛從棺裡取出的脊椎骨,正在檢視其是否完整(此為當地的一種風俗習慣,如不完整則需將之補齊),儘管以前也曾看過白骨的照片,但那些照片通常年代皆較為久遠,與現代生活有一定的距離感,而曾教授的照片就拍攝於你我或多或少都曾見過的墓園裡,再加上第一次看到這樣一整支脊椎骨被人握在手中,當下心中充斥著一股莫名的震撼。曾教授在發表中也提到一開始她其實也非常害怕,但這種文化的記錄機會實在非常難得,所以她還會是盡量提起勇氣逼迫自己去面對。另外教授也提到當初決定作這個研究計畫時,她就已經抱持著如果沒有客委會補助也要自掏腰包去完成的打算,所以未來不管客委會是否繼續補助,她依然會將它完成,如此致力於文化保存的精神實在令人肅然起敬。

26012

【與會貴賓與同學們 圖/廖千慧】
兩天的發表會下來,其實有很多位教授做的都是有關客家產業經濟與文化的研究,以期能在傳統中找到創新、延續的突破口,為客家產業及文化開闢一條新的出路,希望客委會在補助這些研究計畫的同時,也能多聽取教授們專業的建議,共同找出一個正確的方向,使客家能夠薪傳、茁壯下去。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
◆ 編 輯 群/ 池姵萱、李秀鳳、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彭賢明、劉宛亭、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