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84期 2017/09/01 出刊/ 半月刊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參訪心得

【文圖/黃婷英/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研究所碩二生】

 

6/4黃菊芳老師「客家民間文學」課程的戶外教學,下午的重頭戲是參訪竹北「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導覽義工郭淑鈴小姐熱烈歡迎我們,先帶我們參觀園區,不久後滂沱大雨下不停,撐著傘在雨中漫步新瓦屋,雖然別有一番風味,但是湍急的雨攪亂了接續的行程,不能盡情在戶外瀏覽拍照。

26012

(參觀園區前趁著天晴先來大合照,左一戴帽者是新瓦屋導覽義工郭淑鈴。攝影∕廖千慧)

新瓦屋的由來
清乾隆年間,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的林孫檀氏家族渡海來台,於竹北開墾農田,建立客家聚落。到了嘉慶年間,清嘉慶十年(西元1805年),林孫檀氏的三子象賢和四子象明在竹北芒頭埔興建「忠孝堂」公廳,聚落形成較六張犁林姓為晚,較六張犁「大夫第」為新,故稱為「新瓦屋」。

新瓦屋聚落核心為紀念林家來台祖的公廳「忠孝堂」。周圍則是林家子孫的居住空間,隨著子孫的繁衍,聚落達到八橫的規模。整個新瓦屋聚落是一個封閉型的村莊,前有圍牆及門樓,周圍有水圳及竹圍圍繞,屋後開鑿溝渠當作「護城河」,房子四周種上刺竹,並圍上木柵,在當時是為防禦入侵者,以備不時之需。

堂前的大禾埕是族人晒穀的場地,現多為活動舉辦場地,且假日多有市集販售商品。老公廳(忠孝堂)自興建百餘年來經數次整修仍顯破舊,乃於民國62年(西元1973年)於忠孝堂現址興工改造為混凝土構造建築。新瓦屋這種以祠堂為中心,所形成的核心式聚落,充分表現出客家人的家族觀念與居住的文化內涵,是極具代表性的聚落環境。

建築特色
雖然是走馬看花,但經導覽志工郭小姐詳細解說,我們很快了解新瓦屋保存許多傳統客家建築的特色,請看下述的照片與圖說:

26012

(善用七星石做牆基,使房屋的地基更穩固。攝影∕廖千慧)

26012

(土角屋,就地取材,磚塊、泥巴、粗糠、稻草等都可當成建材。)

26012

(窗戶柵欄為奇數,表示吉數和陽數。)

26012

(大門上方兩個透空式窗戶,可調節空氣。)

26012

(客庄早期養雞的地方就在屋子角落。)

26012

(馬背式建築是屋脊中間平直,兩旁收於邊牆的建築方式。圍繞在新瓦屋四周,都是高樓林立的現代化建築。攝影∕廖千慧)

26012

(客家人對灶神非常敬重,臘月廿四日送灶神回天上,右上方為祭拜時插香位置。)

忠孝堂公廳
忠孝堂公廳是新瓦屋聚落的核心為紀念林家來台祖的公廳。客家注重風水,信仰神明,正廳明間即座落於代表風水方位的中軸線上,正廳明間設祖先牌位、牌位下方設有土地龍神香位而成為家族公廳。

懸掛於客家廳下棟樑下的對聯,分成上、下兩聯,因此稱為「棟對」。客家建築棟樑底下的「棟對」,各聯文字通常可見的約二十餘字,書寫在正廳兩側正中的牆面上,內容多為訴說家族歷史、闡述祖先原鄉來源及移民遷徙的過程等,也有書寫忠孝、節義等祖訓的詞句,主要目的是提醒後世子孫不要背祖、忘祖,是客家廳下傳統建築裝飾的重點。

正廳內留有許多清朝年間的牌匾,右上圖黑色牌匾(燈泡下)為當時所頒聖旨。廳下燈樑通常懸掛姓氏燈,點亮姓氏燈表示祈求祖先保佑子孫家族平安。有些老夥房祠堂裡掛滿著大紅新娘燈,即可知其家族龐大人丁茂盛。


26012

文創店家
2011年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從行政院客委會手中接管新瓦屋,隨即展開一連串空間再利用規劃,其中最大亮點就是藝術家駐村,透過多元的文創團體,注入創意產業、藝術、人文的新活力。目前進駐園區的有文創協會、樂團、影像館、展覽館等,每月還有綠市集、藏物市集等活動。展覽館這次展覽張羽的「超常」,國際藝術家張羽對於「水」、「茶」文化跟自然與時間之關係的思考。

另一個充滿創意的據點是「綠禾塘」,這是一家很友善的小舖,店家負責人說她們是第一家進駐新瓦屋的店,進駐後將綠市集的觀念和做法帶到新瓦屋,店內販售小農產品、咖啡、手作文創外,還會邀請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舉辦發表會或專業分享,傳遞綠色環保、友愛環境的使命,成為一處心靈交流和創意分享的園地。

26012

結語
經過半天的導覽認識了新瓦屋,覺得這真是一個很適合全家大小走走逛逛的地方,不儘可以了解客家傳統文化,還可以品嘗美食,又有文創、藝術氣息,還有一間書店,有書可看還有音樂可聽,每個角落都很舒服,可以耗掉一整天的時間,有空不訪來這走走,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
◆ 編 輯 群/ 池姵萱、李秀鳳、吳慧庭、周佳儀、涂政強、彭淑姿、彭賢明、劉宛亭、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