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80期 2017/07/01 出刊/ 半月刊

 

 

「新竹新埔枋寮義民廟」探訪記要

【文∕徐維莉∕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博士班】

 

全臺義民廟的起源地
位於新竹縣新埔鎮、擁有兩百二十多年歷史的褒忠義民廟,是每年農曆七月新埔義民節廟會活動的主要場所。「義民爺」是台灣客家人的心靈寄託,也是全台客家人的信仰中心,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意涵,台灣各地的義民廟香火,都來自新埔褒忠義民廟,因此,每年義民節全台各地的「義民爺分身」,都會回到新埔參與盛典。

林爽文起事 義民執弋衛鄉
新埔義民廟的義民爺墓塚位於義民廟的後方,稱為「義塚」,先有塚,後有廟。
清朝乾隆年間,來台官員無心治理台灣,貪官、虐政和苛稅造成社會經濟動盪不安,民變械鬥時有所聞,當時居住於彰化大里杙(今台中市大里區)之林爽文,乾隆四十八年(1783)加入天地會,乾隆五十一年(1786)發動起事,事件席捲台灣南北,可說是台灣史上規模與影響最大的一次民變。

戰役至新竹的時候,因要取得糧食,故包圍了米糧豐富的新竹六家一帶的客家庄,當地客家人為了要保護自己的家園,召集了一群平日參與團練的壯丁,仕紳林先坤(公元1725年-1806年)組織了一支有一千三百多人的義勇軍平亂,義軍手臂上繫了一條黑布起來對抗,最後雖然擊敗了林爽文,但義勇軍在戰場上亦戰死了兩百餘人。

義魂歸枋寮 帝敕褒忠安魂
新竹本地的仕紳不忍自己的同胞甚至親人暴屍荒野,所以派了多輛牛車去把這些鄉親的屍體扶上牛車,過鳳山溪,準備運送到新竹湖口的大窩安葬,但牛車到了枋寮後,不管怎樣鞭打,這些牛都不肯再走,後來經過擲茭詢問,才知是這些逝去的義民選擇要在這個地方安葬,一行人並請同為義軍首領之一的石壁潭大地理師陳資雲勘查地理風水,陳指出此地乃「雄牛困地穴」之吉穴。此地為戴元玖公的田產,元玖公已歿,經與元玖公的三子協調,戴家願捐出此塊地,條件為須將戴元玖公的靈位置於正廳,擇吉安葬合塚,此為枋寮義民廟大塚之由來。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平定林爽文事件,乾隆皇帝有感義軍之忠勇衛土精神,特頒御筆親書「褒忠」敕旨,意為「褒獎忠義」。林先坤於紅毛港迎回敕旨後,於六張犁莊恭建聖旨樓安置,因此義民廟又名褒忠亭,現存褒忠牌匾額即為按乾隆聖旨墨寶打造,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0年)冬,褒忠廟竣工落成。

26012


(乾隆皇帝特頒御筆親書「褒忠」敕旨。攝影∕廖千慧)

其實當時領到褒忠的人很多,因為朝廷的廣發,後來來不及寫的部分,就用臨摹的方式處理,臨摹後的作品就由各村庄去發放,只要百姓家中具有義民的身分就可前往領取。乾隆封賞義民:粵東(客籍)-「褒忠」匾額、里名;泉州-「旌義」匾額、里名;漳州-「思義」村名;熟番-「效順」匾額;生番-優賞其所好物件,可說台灣各族群都有義民的存在。
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又發生戴潮春事件,粵籍義民再次出征,獻身死義者多達百餘位,新埔仕紳陳資雲等復拾忠骸葬於烈士總塚旁,是為「附塚」。

義民廟有神位沒神像
新竹縣新埔鎮褒忠義民廟是奉祀義民的廟宇,面水靠山,廟前方有褒忠亭的牌樓及廣闊的廟埕,廟宇建築屬於二進二廊二橫屋的四合院,飛簷翹脊、石柱石獅、木雕彩繪,雕樑畫棟的建築,是北台灣最具規模與特色的義民廟;周圍規劃了亭台、花園、水池等遊憩設施,也是知名的觀光勝地;後方是埋葬近三百位保鄉衛民之義民骨骸的墓塚所在,是少數僅有神位,沒有神像;無龍柱卻有題字的寺廟。

26012


(義民廟內供奉祭祀有神位,卻無擺放神像,是其一大特色。攝影∕廖千慧)

義民廟內「褒忠」匾額高掛於義民廟正殿上,供奉義民爺,所拜的是牌位,上面書寫『褒忠義士眾姓諸公之神位』,神龕上懸掛乾隆皇帝親筆的『褒忠』二字的匾額,故義民爺是指全體有功烈士,受祭祀的義民神,而客家人家中所供奉的,則是當年義民們相約共同的黑色旗(黑布圈為記),也就是『義民旗』,每年祭典信士帶回義民廟過火,再引神回家供奉。

新埔義民廟是全台最大的義民廟,歷史最悠久、信眾最多、香火最盛的義民廟總壇,全台近三分之二的義民廟,都是從新埔褒忠亭義民廟分支出去的。

千人挑擔 令旗飛揚
義民廟是客家族群獨有的信仰,已傳承兩百多年,客家人為紀念祖先,到義民廟祭拜義民爺,感念祖先也象徵客家文化的價值,縣府結合文化、觀光,將「新竹縣義民文化祭」推為客委會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活動包羅萬象。經過歷史的演進和時代變遷,義民爺的精神深存在客家人民心中。

每年春節及農曆七月十八日至七月二十日的「義民節」,都吸引許多香客、政商人士前來上香祈福,由廟方、客委會和新竹縣市政府共同舉辦的義民節祭典,桃竹苗地區十五大庄輪值爐主祭祀,除了有全台千人挑擔的活動,還有「大神豬」的獻供及普渡儀式,自各地湧入的信徒和遊客,將平時即香火鼎盛、遊人如織的義民廟,帶進一個熱鬧歡欣的境地。

26012


(義民信仰是台灣特有的,並非從客家原鄉跟著移墾來台。攝影∕廖千慧)

普渡大典 地方盛事
農曆七月十八~二十日義民節活動,廟方於活動前會先將廟前中門關上,並於中門前安放大士爺、四大金剛等等的各式紙糊產品,民眾可看到少見的糊紙藝術。新竹縣新埔鎮的「新埔民俗手藝店」是祖傳紙糊店,已有百年以上歷史。 「 義民祭傳統祭典嘉年華 」的三天活動,首日第一日為「入壇」,招請諸方神明及各路野鬼前來,並請專司供品分配的鬼主-大士爺坐鎮,在義民廟先舉辦奏表、起(豎)燈篙,向方圓十里四面八方的孤魂野鬼們宣布:普渡開始啦!

廟埕廣場亦有踩街及藝陣的精彩演出,午夜子時舉行入壇、斗燈開火;第二天在義民廟廣場前的鳳山溪施放水燈,超渡水中孤魂,引渡西方極樂世界;晚上有音樂會、演唱會;第三天是祭典的最高潮,鄉民們以豬、羊、雞、鴨等牲禮普施,供祭孤魂野鬼,廣場前有嚐糖糜(甜稀飯)、義民爺爺慶祝大典等活動。

「神豬賽重」和「羊角競長」的比賽,獲勝的豬公可前往義民廟廣場「獻眾」,神豬肉和村民親友分享,神豬皮於架上撐起,肥頭大耳、費心裝扮的豬公,口含鳳梨,祈求「旺來」,堪稱祭典的吸睛亮點,這不但表達信眾對義民爺的虔誠敬拜的心意,更是一項無比的光榮。過往居民用心飼養照顧這些神豬,神豬最重約可達一千五百台斤上下,近年來基於愛護動物團體的關心與家庭社會結構的改變,亦有用環保豬(麵粉製)或祭祀豬(廠商提供)之方式表達信眾之心意。

26012


(劉敏耀〔前排左三〕雖不是客家人,但對客家習俗知之甚詳。攝影∕廖千慧)

感謝新竹縣政府文化資產科劉敏耀先生詳細的導覽,讓參與的每位師生都有滿滿的收穫,對新埔枋寮義民廟的歷史背景、文化意涵、建築特色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
◆ 編 輯 群/ 池姵萱、李秀鳳、吳慧庭、周佳儀、涂政強、彭淑姿、彭賢明、劉宛亭、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