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79期 2017/06/15 出刊/ 半月刊

 

 

移動的邊界-說客家話的印尼華僑 陳又津

【文、圖∕潘慧雯∕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碩一生】

 

我是準台北人
陳又津居住在新北市三重區,畢業於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劇本創作組碩士。父親為福建榮民,父親在58歲的時後結婚生下她,母親為印尼西加里曼丹的客家華僑。在沒有外配、外勞的時候,她「外省第二代」的身份是特殊,母親怕她遭受異樣的眼光,告訴她,她是混血兒,而且還是混大陸福建與混印尼的超級混血兒,讓她認為自己混血是具優異性。長大後,體認到原來自己的身份與他人有差異,「我是誰?」的聲音一直存在心裡,所以,她幫自己定義身份為「準台北人」,意思是現在「或是」台北人,將來「應該」是「準」台北人。

圓腔,圓心?
父親的福建腔的國語配上母親不是非常標準的國語,母親深怕她的國語不夠標準,從小要求她所說的話必須是字正腔圓,也因此,得到了許多語文競賽的機會,圓了母親怕她因語言受排擠的心。相信在求學的過程中,家庭的背景身份的包袱,讓她表現的比在地台灣人更好,用學業証明我不比你差,不要戴著有色的眼光看我!

26012


語言是跨不去的溝
母親做手工,父親在夜市賣鹹光餅,他的興趣是撿破爛,喜歡撿東西回家,應該是現代人口中所說的囤積癖吧!又津印象中的父親鮮少在家,而他說的國話其實聽不太懂,導致接觸較少。她父親的福州話只跟同鄉碰面的時候才有機會講,偶爾打開電視看國劇,腳步會停留在演出歌仔戲路上,應該是鑼鼓的聲音有家鄉的氣氛。談到她父親中風之後,最懷念的是福州丸,所以她們都會幫他切碎,一小口一小口地餵他吃。父親在夜市工作,晚上回到家幾乎都超過12點,有次父親提早回家,她看到父親準備的飯菜,整桌黑壓壓的菜,不曉得熱了幾次,心裡覺得害怕難以下嚥,父親當時夾了一口魚給她,她非常緊張,因為這條魚不知道熱了幾餐,也忘了當時是否有吃下肚。在她19歲那年,父親過世了。父親對女兒的關愛透過一雙筷子一口魚表露無遺,但因語言的溝通的關係,始終無法拉近父女二人的距離,又津花了一些時間談論她的父親,對我而言,想要與父親更多的互動,但心裡因語言溝通的關係覺得困難及害怕,一個想討愛但是又害羞的女孩。

同類人,安撫我吧!
因為又津家庭的背景,開始找尋母親是外籍配偶的人,挖掘他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故事。「第二代」的身份,是蓋在身上的印記,要擺脫還是接受?唯有努力的展現自己,似乎才能與他人評比。我不曉得又津對於自己身份的感受,但我能理解的是,唯有是站在相同的水平視角中,對故事的解析才能更加的透徹,也或許是同病相憐的心,找到屬於自己對身份的認同。

26012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
◆ 編 輯 群/ 池姵萱、李秀鳳、吳慧庭、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劉宛亭、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