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73期 2017/03/15 出刊/ 半月刊

 

 

福神漬 梁萩香

【文∕梁萩香∕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畢業生】

 

過年要拜天公、拜祖先、拜土地公、拜地基主,要準備很多牲禮及傳統糕點,還有除夕(三十暗晡)的團圓飯,要好好的祭五臟廟,我們客家人除了四炆四炒基本的菜色,還會依家人喜好再添個滿漢全席,大部份的人,過年吃肉、吃魚、吃海鮮、吃牛排、吃糕點,吃那麼多的山珍海味,一個禮拜應該就能增加2~3公斤在身上吧 ? 呵呵呵,我在說我自己啦。

大約大年初二回娘家過後,可能年初三、四開始,大家就會開始搶青菜吃了,看到肉稍微會怕、會膩。除了水煮青菜、爆炒青菜,還會很想吃清粥小菜,這時候,我腦海裡不停地浮現出〝客家鹹菜、客家蔭瓜、辣豆腐乳〞這些小菜。

記得自己才讀幼稚園大班時,過年前,因為青花菜盛產,於是媽媽留下許多的綠色花椰菜梗來做客家醬菜〝福神漬〞,給我的阿公、阿婆、公太、婆太四位長輩吃,當時四代同堂,家裡已經沒有繼續種田,大人多數選擇出外工作,家裡經常有許多老人家的私房菜,這些好菜,我們小朋友可陪著吃,是我們美好、幸福的回憶呢 !

福神漬─其實以前是日本貴族吃的醬菜,國語也有人講成日本泡菜,朋友日本旅遊回來,還曾買福神漬當伴手禮給我。臺灣日治時期,老百姓因為接觸日本語言及文化,生活大大地被影響,自然而然的把福神漬發展成客家醬菜(或是閩式福神菜)。

這次過年,家裡的花椰菜收成不錯,白色、綠色花椰菜自家食用的量,及分送親朋好友的量都足夠,於是,決定學媽媽,買20個玻璃瓶,製作客家醬菜〝福神漬〞。大約一百多年前,福神漬已發展成固定食材組合,大多使用七種菜製作,有蘿蔔、茄子、豆子、蓮藕、紫蘇、香菇、小黃瓜這七種菜來醃漬,現在,其實選用什麼菜都可以。
我選用的食材:
綠色花椰菜心 20斤 鹽巴 4斤
白蘿蔔 18斤 二砂糖 8斤
胡蘿蔔 3斤 醬油 4公斤
小黃瓜 15斤 水 8公斤
辣椒 少許
紫蘇 少許

醬油自己試嚐一點點,自己的口感,覺得不會死鹹,還有一點兒甜味就可以,其他,準備少許的紅辣椒(朝天椒、鬼椒其實也可以,看個人嗜辣程度),喜歡吃辣的朋友,就多放一些,準備少許的紫蘇,喜歡紫蘇這種味道的話,也可以再多放一些。

所有的材料加起來,看總共有幾斤重,食材若有14斤,就放一斤的鹽巴,我們食材重量差不多56斤,當然就準備放4斤鹽巴。糖要8斤,醬油要4公斤(4公斤,不是4斤,切記,約2個大罐保特瓶可樂這麼多)。

先削菜心的皮,再將小黃瓜頭尾切掉,然後將蘿蔔刷洗乾淨,將蘿蔔與小黃瓜曬太陽,曬略乾後,用大隻的菜刀切菜,將所有的花椰菜心、蘿蔔、小黃瓜,全部對半剖開。放到大鍋子或是大水桶裡,慢慢的撒鹽,一層又一層撒鹽,蓋上鍋蓋,放置四天三夜。

四天之後,全部的菜要取出切成差不多大片或塊狀,看每個人喜歡的口感而定,我自己喜歡吃薄薄小小片。大家也可以切成一塊一塊的丁狀 。切好之後,全部放到布袋裡(製作客家艾粄磨米漿用的布袋也可以),用大石塊壓出水份來。

在等待的同時,我們可以煮醬油,4公斤醬油加入8公斤水,放8斤次砂糖去煮。一邊攪拌一邊煮,煮滾後,整鍋醬油糖水必須放涼,全部冷卻後,再將壓出鹽水的食材,通通放進醬油糖水去浸泡,浸泡一整天,就可以盛裝入玻璃瓶,就可以吃囉 !當然,因為沒有防腐劑,必須冰進冰箱冷藏。
幾年前,因為客語教學課程,我就曾經寫下自己經常製作的簡易食譜給學員們,現在,更覺得應該分享給更多客家青年,及跟我一樣熱愛客家文化的朋友們,希望〝客家好味道〞跟客家語言文化一樣,能繼續傳承下去。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吳慧庭、李秀鳳、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