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70期 2017/02/01 出刊/ 半月刊

 

 

淺談浪漫台三線

【文圖∕張森富∕台灣客家論壇協會理事長】

 

26012

自從有一位立委問了哪三條線?一下子「台三線」,真的很浪漫。挑茶古道是一條線;省道3號公路又是一條線;現在,國道3號福爾摩沙大道是最新的一條線,剛好三條線。這是時間不同演變的結果。國道3號只是交通要道,功在運輸而已;古道已經模糊,暫時帶過。

省道3號在北部這一段才是主體,剛好經過山區,不利工廠使用,被破壞得少,才保留許多鄉村景觀,居住的大多數是客家人,也就保存了許多客家文化,值得研究探討。浪漫台三線指的就是這一段,北自桃園市平鎮區與龍潭區,經過新竹縣、新竹市與苗栗縣,南到台中市石岡區、東勢區與新社區。

本來想漫談,自從聽了彭啟原導演講的台三線的美麗與哀愁,現在只敢淺談和我所學農業機械有關的陂塘與水田文化。陂塘的「陂」,也可以寫成「陴」。所以有些地方就用同音字「埤」,意思好像不同。我唸的小學在新屋區叫大坡國小,以客家話講應當是大陂才對。

陂塘就是池塘,主要是蓄水灌溉用,桃園台地是斜率5%的緩降坡地。池塘蓄水,水可以多次利用。可是,現在被工業、肥料、農藥等污染後,水再利用次數已降低。

從空照圖看,有人說陂塘消失了!實際上,沒有消失,只是面積縮小了。但是從未聽到農民抱怨缺水,反而是只有工業搶水,要求農地休耕,有趣得很。原因是這樣的,以前,桃園台地大概有10,000個池塘,每個平均面積 1 公頃;現在,還有300個,平均面積1 0公頃,可是蓄水深度是3倍以上,蓄水量沒差。因此,農民沒有抱怨。問題是10,000公頃的池塘地,地目溜○註;變成3,000公頃,其它7,000公頃跑到哪裡去了?

休耕政策常遭批評,是因為只配合工業要用水而休耕是不對的,不應該如此。休耕應當是為了保持地力才對。而且要有配套措施與規劃計畫。有一次參加談話節目,一位官員說農業用水佔30%、工業用水20%、民生用水10%。所以,從農業休耕做起。那還有40% 跑到哪裡去了?以前常說農業用水70%,浪費!現在終於知道,40%的水回填地下水,不是農業用掉的,還農業公道。水稻生長真正用掉的水在10% 以下,其它還是蒸散到大氣中,對調節氣候作用很大。大雨時,水田還可以發揮暫時儲水的功能,以防洪災。水稻一片綠油油的,吸收二氧化碳功能更大,減碳功不可沒。政府徵收碳稅時,切勿忘記回饋農民。

有土壤專家說,桃園台地地質是很穩定成熟的,不容易發生大規模土石崩塌的土石流,真佩服客家先民在此落腳,嘉惠子孫。上個月在台大霖澤館參加「國家級台三線浪漫大道中央與地方跨領域論壇」,客委會所訂三個面向:人文形塑、環境整備、產業發展,幾乎無所不包。希望能做好事前規劃,好好選擇從哪裡開始和怎麼開始。那麼,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淺談就此打住,希望再過一陣子,能夠漫談浪漫台三線。第一要有閒,第二要有錢,才浪漫得起來。那麼,我的最終目的是暢談台三線,那才真浪漫!

○註地目溜,指的是池塘用地,溜池的意思。

編者按:
張森富教授是桃園新屋客家人,任職農復會與台大期間,先後被推薦至美攻讀碩、博士,專擅台灣農機發展,曾任台灣大學生物機電系/所的首任主任/所長,退休後積極參與客家事務。其學歷及現職簡介如下:
學歷 :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博士、碩士
台灣大學農業工程系機械組 學士
現職: 台灣大學生物機電系 退休/兼任教授
社團法人台灣客家論壇協會 理事長
台北國際英語演講會 會長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吳慧庭、李秀鳳、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