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66期 2016/12/1 出刊/ 半月刊

 

 

榮耀與興盛客家戲~鄭榮興校長的說唱人生(下)

【鄭榮興口述∕李秀鳳整理∕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二生】

 

26012

第二排右四為鄭榮興教授,出席10/29在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的「臺灣客家藝文展演」研討會,擔任「臺灣客家音樂創作分享李貴盛」的引言人。(李秀鳳攝影)

由於一丑二旦、一劇目組成的三腳採茶戲,已漸漸無法滿足廟會所需及觀眾求新求變的胃口,於是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改良戲(又稱客家大戲或採茶大戲)慢慢成形而且日益成長茁壯。

客家大戲歷經九十五年的漫長發展,曾參與台灣戲劇史最鼎盛的高峰期,也曾因凋零走入谷底,近幾年峰迴路轉,在主、客觀環境相輔相成下,除了拉回老、中戲迷之外,亦受到青一代族群的青睞。此種情況對我而言,可謂「水到渠成」—之前的努力耕耘,終於到了收成的時刻。

客家大戲可說是臺灣客家人最珍貴的遺產,因為它是在台灣發芽生根的,中國大陸雖然劇種繁多,但其採茶戲仍停留在歌舞小戲階段,並未像台灣的客家族群,催生培育出本土的客家大戲。

歌仔戲也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傳統戲曲,也許台灣閩南人口較多,所以它的知名度似乎凌駕客家戲之上。其實,歌仔戲汲取客家採茶戲的精華,它的老歌仔調來自三腳採茶戲的採茶腔。這不是我說的,這是有名的戲劇學者曾永義教授講的。在其他場合我不提這點,因為可能引爆唇槍舌戰,但你們是客家語文系的學生,我有必要釐清一下。

客家大戲的誕生,是否意謂三腳採茶戲已全然消失?其實不然。可以說,三腳採茶戲的精華、養分及能量,被不斷改良的客家大戲吸收、融合並轉化。換言之,客家大戲是藉由三腳採茶戲的基礎蛻變而成,雖然演員的角色早已超過三人,但還是保有客家傳統「九腔十八調」的風格韻味,丑角詼諧逗趣的口白,仍然引人發噱。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大戲唱腔除了以「九腔十八調」為發展基礎外,「平板」成為主要唱腔,又被稱為「改良調」,它並未使用在三腳採茶戲裡,而是出現在大戲中。「平板」的成熟,使改良劇已粗具「板腔體」戲曲的規模與體制,使客家採茶戲得以成為大戲的一份子,能演出的劇目更多,並兼備文戲與武戲的演出規模形制,且能與其他劇種在戲園裡分庭抗禮。

除了自身的演變進化之外,客家大戲還學習模仿當年在迎神廟會活動中流行的亂彈、四平戲及外江戲等。俗諺:「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可見亂彈戲在早期台灣常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或許很多年輕一輩的不知「亂彈」是什麼,但一定聽過「北管」和「南管」。據了解,「亂彈」名稱源自清朝中葉,朝廷將崑曲稱為「雅部」,而其他地方聲腔歸納為「花部」,且統稱為「亂彈」。

其實,大陸並無「北管」的劇種,臺灣早期亦無「北管」一詞。「北管」是為了和「南管」(又稱南音,即梨園戲)做區分而產生的新詞,其中「管」應是「館」,有「開館授徒」、「曲館」之意。因當年許多民眾有意學習「南管」的唱腔及伴奏,於是藝人紛紛開館授徒,民間稱呼演唱南音、南樂的曲館為「南館」,後來以訛傳訛,就變成「南管」,而屬於北方戲的「亂彈」(可以說它是京劇的爸爸),就以「北管」稱之。

至於當時客家人說的外江戲,則是指以上海為發展中心的南派京劇(海派京劇),有別於民國38年隨國軍撤退來台的京劇,其中較為人熟知的人物,非顧正秋莫屬。

「文武崑亂不擋」,是用來形容一個優秀的演員,既要會唱,又要能武,而且崑曲、亂彈戲都難不倒他,可謂多才多藝的全方位藝人。用這句來形容與時俱進的客家大戲也很恰當,在擷取各家所長以補己之短後,漸漸發展成為演員人數眾多、講究舞台表演,包括音樂、科介、服裝、砌末、化妝等多項藝術的綜合表演。

由於客家大戲盛行於農業社會,觀眾多為市井小民與農民,所以故事常有寓教於樂的功能,劇中人物性格分明、忠奸立辨,劇情通常悲喜混合,最後大團圓收場,以符合客家人對生活圓融、人生圓滿的期許。

就像其他的傳統戲曲一樣,在社會環境變遷下,客家大戲也面臨式微的命運。民國48年八七水災重創中南部,政府提倡節約,原本穿梭於節慶廟會的各家戲班,被迫只能在中元普渡及媽祖生日這兩大節日,才能上演野台戲,致使許多戲班撐不下去。

民國50年代電視興起,楊麗花、葉青、黃香蓮等人主演的歌仔戲傳遍大街小巷,早期客家村民只看客家戲,但是日益普及的電視不演客家戲,客家鄉親只好跟著看歌仔戲,情勢比人強,歌仔戲如日中天,客家戲卻近黃昏。後來電影院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不但殃及歌仔戲,客家戲更是雪上加霜,在60–70年代,由於老藝人逐漸凋零,沒有年輕一輩來接續演出,因而也無法吸引年輕的觀眾群,技藝傳承出現嚴重的斷層,客家戲幾乎走到瀕臨失傳的地步。

民國76年,我的恩師許常惠教授成立「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要我回家鄉召集祖母舊時的慶美園戲班成員,因緣際會下,我創設「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參加臺北市藝術季演出客家大戲造成轟動。兩年後,受文建會之邀到全省巡迴演出採茶戲,所到之處皆引爆客家人看戲熱潮。

那時,許多客家鄉親拉著我的手真情訴說:「你們演的戲真好看,可是為什麼十幾歲的細阿妹仔,都是五、六十歲的老阿婆在演呢?」我只能苦笑,他們哪知我根本沒有年輕貌美的阿旦呀!

民國79年,我協助台北社教館開辦官方第一個客家戲劇研習班。當年客家劇團參加地方戲劇比賽因沒有客家組,只能被迫參加歌仔戲組改唱福佬話,我向台灣省教育廳極力爭取,終於在81年首辦「第一屆客家戲劇比賽」。

民國84年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首登國家戲劇院演出《婆媳風雲》,精采的表現締造當年最高票房記錄。從先民以落地掃形式敷演三腳採茶戲,到進入國家最高藝術殿堂演出客家大戲,這一路走來實在艱辛。雖然榮耀紛至沓來,不過我念茲在茲的仍是青黃不接的問題。

隔年,文建會推出為期三年的「客家戲曲人才培育計畫」,是我在苗栗後龍創辦「客家戲曲學苑」的起點。官方支援結束後,我仍用自家經費支撐學苑持續運作至今。
民國87年,我從接任復興劇校代理校長開始,因改學制,直到更名為國立台灣戲曲學院真除校長兼任教授,總共當了十三年的校長,算是很長壽且罕見的校長任期。90年,我創設「客家戲科」(6年後改成客家戲學系),是大專院校最早跟「客家」相關的學系,比中央大學創立客家學院還早了兩年。

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培訓年輕人可以「接腳」。近年來,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培育許多傑出的新秀,他們不僅武功了得,文功更是細膩,對於唱腔情感的表達及戲劇節奏的掌控,都有不凡的演出效果,客家戲曲的傳承總算有了希望。

客家大戲若以故事內容區分,大致可歸納為五大類:一、吉慶戲;二、姻緣劇:三、神怪戲;四、歷史劇;五、新創劇。榮興採茶劇團近年來,每年都推出一部新創的客家大戲,如:
102年,以客家戲為主軸,搭配京劇、歌仔戲同台飆唱《霸王虞姬》;
103年,推出改編自莎劇的中西合璧實驗大戲《背叛》;
104年,《潛園風月》是將歌仔戲本改寫為客家戲,描述清朝道光同治年間的竹塹聞人林占梅的一生;
105年,《日落大隘》則是改編「北埔抗日事件」的歷史故事,開演前,還有文史專家為觀眾導聆。其中,《霸王虞姬》與《潛園風月》,還分獲第25屆及第27屆「傳藝金曲獎」之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

透過現代劇場形式及手法展現卻又不失傳統的演出,一直是榮興採茶劇團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不論劇本是新編或改編,我們都期望藉著不斷的創意與嘗試,使傳統的客家戲曲走入現代、走入生活,如此才能歷久彌新,遠離失傳的危機。


榮耀與興盛客家戲~鄭榮興校長的說唱人生(上)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2013客家大戲《霸王虞姬》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吳慧庭、李秀鳳、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