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62期 2016/10/1 出刊/ 半月刊

 

 

探訪詔安客感言

【文圖∕杜沛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一生】

 

26012

在溪湖荷婆崙霖肇宮駐足,我總算意識到三天的營隊已匆匆結束

回想起第一天抱持著開學收心操的想法,展開了這場營隊,靜靜地聆聽詔安客的流逝。詔安特殊的音韻調,對基本四縣腔能運用的我而言也十分吃力,不經感慨,除非真懂詔安客語,才有可能用最有效的方式,保留這在台灣客家社會的極少數族群。

看著來惠村、楠梓社區的發起者,用一段段的故事敘述著從無到有的歷程,不禁感佩他們的勇氣與行動力。在社區總體營造的領域,他們用客家人硬頸的精神融入專屬詔安客、專屬過去農村社會經濟產業的風情,更為了迎合年輕世代,在一旁點綴卡通人物、3D塗鴉等,期能吸引年輕人的探訪。

這群勞苦慣了的詔安長輩,在學習如何改造社區、提升詔安客能見度,除了仍是埋頭苦做外,卻不是很懂得利用網路的資源傳播,更不擅長將社區的文創商品在網路上兜售,又或者在粉絲專頁上不諳定期發文與透過打工換宿等方式吸引年輕學子,不禁感慨,若外地的遊子皆可透過網路遠端協助,不知可增加多少宣傳力道?很期待未來他們的子子孫孫,能夠意識到長輩為家鄉打拼的動力,用不一樣的行銷方式,為家鄉、為詔安客一同打拼。

這三天,令我最難忘的莫過於第二天晚上,小隊輔用「學姊」叫我,我才意識到這場營隊與他們的同與不同,也在那瞬間發現自己在客家領域,其實還有一群客院的學弟妹一起追逐專屬自我的客家夢。

有別以往客家活動都是年長者參予的刻板印象,在遊覽車上,夥伴們用青春的嗓音,唱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客家歌曲;在夜裡打牌時,用阿婆罵人的客家話,詮釋沒牌可出的心境:聽著他們一面抱怨為了瞭解客家菜吃到吐,但又能分析出各地區的差異與個人喜好,我無法相信他們與我年齡相仿。

當然,活在有7-11的時代,在參訪過程中,我們這群學子也禁不起尋找雜貨店飲料的誘惑,又互道哪邊的網路較為通順的信息。用智慧型手機紀錄這三天的學習旅程,用自拍模式紀錄專屬我們的這趟客家回憶。

三天的旅程就此結束,遊覽車再次駛回中大客院,而您我的客家學習之旅也正式展開。


編者按:本文作者(上圖前左一)參加由教育部主辦2016客家文化教育研習營—大學梯次(8/31-9/2),探訪彰化、雲林客家的社區營造、文化、語言、人文歷史及傳統庄園。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吳慧庭、李秀鳳、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