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62期 2016/10/1 出刊/ 半月刊

 

 

榮耀與興盛客家戲~鄭榮興校長的說唱人生(上)

【鄭榮興口述∕李秀鳳整理∕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二生】

 

26012

要認識及了解客家戲,必須從它的源頭—客家山歌、小調開始說起。

客家山歌、小調在傳統表演藝術與社會文化上,皆有其獨具的特殊性。客家人的山歌,原本也許是一種單調的歡呼或哀嘆,到後來配合採茶、挑擔、耕種等勞動工作而唱出曲調自娛,或者是與一起勞動的夥伴相互鼓勵、相互問候的韻律性旋律,有時為了吸引異性而相互調侃、哼唱情歌,而讓簡單的旋律,逐漸演變成更完整的曲調歌聲,並慢慢形成所謂的山歌。

至於小調,則是指產生於城市而流行至全國各地的歌曲,通常是以官話演唱,但是因為流傳範圍廣,所以也常用方言演唱。經常為客家民間傳唱的小調,包括:十二月古人、問卜、思戀歌、瓜子仁、桃花過渡、桃花開、鬧五更、剪剪花、梳粧台、八月十五賞月光、姑嫂看燈、十八摸…等都是。

我從小沉浸在客家山歌小調的環境裡長大,祖母是一代名伶,外號「採茶妹」,祖父精通各項伴奏樂器,叔伯長輩們也擅長拉拉唱唱,這些原汁原味的唱腔旋律,刻在我的骨子裡、流在我的血液裡,是我最珍貴的資產。

台灣客家山歌發展有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那就是民國52年由地方士紳及企業贊助、中廣苗栗電台主辦的山歌比賽,原本打算只是「試水溫」的小型賽,沒想到透過廣播的無遠弗屆,加上當時是採茶戲盛行的時代,報名踴躍,一下子有數百人參加,主辦單位臨時將參賽者分為四大組,分別是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及其他類(包含小調),中秋節當天預賽,隔天決賽,我的祖父、爸爸、三個師叔及我(才讀小學五年級),都被邀請去為參賽者伴奏(敲鑼打鼓、挨絃仔)。

比賽結果,老山歌組第一名是我們家熟識的豆腐伯姆。豆腐伯姆是第九、十屆苗栗縣長謝金汀太太的祖母,年紀雖大,但每天㧡擔叫賣豆腐,身強體健,嗓音特別嘹亮。有一天,她到我們家說要拜我阿婆為師學唱山歌,我阿婆年紀比她小,不好意思推辭,加上吃豆腐不用錢,於是傾囊相授。有時,阿公沒出門,阿婆就叫他順便挨絃仔。

豆腐伯姆只能唱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她就不行,因為她沒有節拍的觀念,阿公平日為她伴奏,知道她隨心所欲的「牽聲」,所以比賽當天,豆腐伯姆當然占盡優勢。不過,她老人家也是實力堅強,在苗栗高商運動場遼闊的場地高歌,沒有麥克風,憑她平日穿透力十足的叫賣嗓門,打敗一群年輕的競爭對手。

除了豆腐伯姆是苗栗人之外,其他三組的冠軍都是竹東人。這一面倒的成績,令竹東鎮公所及民眾大感振奮,接下來第二年的山歌比賽就由竹東接辦,在天穿日當天舉行,至今超過五十餘年,可以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了。

如果你問我對客家山歌演變至今的看法,我的答案可能會讓很多人失望,那就是客家味快消失了。

原因之一,缺乏唱山歌的情境。山歌源自鄉野山園,是客家先民在從事耕種或閒暇時隨性創作出來的音樂,其形式有獨唱及對唱,前者以抒發心情為主,後者則是在戶外生活,看見附近田野也有人在工作,於是以高聲歌唱問候,對方聽聞後開始呼應答腔,用歌聲你來我往,從問名道姓開始,然後閒聊話家常,或互勸、或相罵、或調情,總之,以對唱的方式達到對話的目的。現在的生活型態與以往相較差距甚大,唱山歌的情境消失殆盡。

原因之二,「自古山歌從口出」,強調的就是其隨性與靈活,演唱者的「二度創作」很重要。像我的阿婆只認識自己的名字,沒受過教育的她,靠著口耳相傳的扎實功夫,竟能精準地唱出文言文的發音,「依字行腔」,韻味十足,餘音繞樑。現在的山歌教唱及伴奏依靠簡譜,雖然教學簡化了,「味緒」也淡了。

客家山歌因地方語言腔調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音樂旋律,所以一般均以地域取名,如:龍川山歌、陸豐山歌、松口山歌及四縣山歌等。這裡所謂的四縣山歌,指的是在台灣流行的客家山歌,為什麼是四縣山歌呢?海陸腔不能唱山歌嗎?

這是很有趣的現象,有聽過「四縣山歌海陸齋」吧!說也奇怪,做齋時,和尚一定用海陸腔吟唱,即使他是講四縣的人。曾有個笑話,左鄰右舍聽到附近有人像做齋,大家趕過去幫忙(以前人情味濃,鄰里做喪事時總是相互𢯭手),才知屋內有人正在用海陸腔唱山歌,自得其樂。

當年,如果有人對你說:「你唱个山歌已好聽,毋過有海陸腔」,他可不是在誇你,可能寓貶於褒,其實是說你唱歌字不正腔不圓。

民國60幾年,我念大學時獲選青年訪問團到美國宣慰僑胞,有機會到大陸的新華社書店找到海豐、陸豐的客家山歌錄音帶,其旋律歌聲還真的很像做齋。可能就這樣約定俗成,在台灣,海陸人唱山歌用四縣腔,四縣人做齋用海陸腔,於是海陸山歌就漸漸失傳了。

台灣的客家戲一般通稱為採茶戲,而源自大陸客家原鄉的採茶戲,最早在台灣發展就是一丑二旦的「三腳採茶戲」。所有的客家戲從音樂、劇情到舞台技術各方面,基本上,都是從三腳採茶戲的基礎發展出來的。一百多年前,三腳採茶戲曾在台灣客庄風靡一時,當時有人以「採茶入庄,田地放荒」,來形容人們對它著迷的程度。

三腳採茶戲一開始並非在戲台上演出,沒有很嚴謹,不能稱之為「做戲」,甚至有人說只是「弄弄」而已。但為什麼能受到如此歡迎?因為它貼近民間的生活。

三腳戲班每在村民收工後,夜幕低垂之際,來到廟口、三合院的大禾埕或村頭大樹下,以「落地掃」形式,先表演「棚頭」(數板或打嘴鼓方式演出逗趣內容)聚集人氣,接著由一丑二旦三個腳色敷演幾段「張三郎賣茶」的故事。

為了多賺點外快,發展到日治時期,表演者漸漸與觀眾有互動。最初由演員向觀眾奉茶,收取紅包,此種表演形式謂之「扛茶」,後又漸變為「拋採茶」增加趣味。所謂「拋採茶」,是一種即興式的演出,藝人手持一繩繫住茶籃,演出中以茶籃向觀眾席拋出,觀眾於藍中放置物品,並以此物件為題,要求演員即刻發揮,演唱山歌。這種題目可以稱作「彩題」,因此又稱「彩題戲」。

「題」與「茶」的閩語發音相同,「彩」與「採」的閩客語發音也都一樣,所以漸漸的「彩題戲」就變成「採茶戲」。嚴格來說,「採茶戲」的「採」應是「彩」,但以訛傳訛,現在都寫成「採」。

另一個以訛傳訛的例子是「踩街」,其實應是「彩街」。早期戲班到村子演戲,阿旦穿上戲服打扮亮眼,坐在三輪車上遊街宣傳,廣邀鄉親來看戲,稱之為「彩街」。據以推之,演員背熟讀本(劇本),要開始與別人對詞,練習走位,謂之「過排」;與伴奏人員配合,開始有音樂響起,謂之「響排」:最後就是「彩排」,演員化好妝穿上戲服視同正式演出,只是沒有觀眾而已。

三腳採茶戲的唱腔一般稱為九腔十八調,九和十八是用來形容腔調多而豐富。「腔」即「聲腔」,是指由特定語言發展出來的歌樂系統,主要是為了配合戲曲的演出。三腳採茶戲唱腔以四縣腔的老山歌為基礎,包括了兩大子系統,一為山歌腔系統,二為採茶腔系統,再加上其他小調融合。

有人說,三腳採茶戲就是客家人的歌仔戲,這是錯誤的。客家採茶戲是唱「採茶」,「採茶」成為這個戲種唱腔的代表,就像京劇又稱為皮黃戲(結合西皮、二黃兩種唱腔):豫劇的唱腔是河南梆子,所以又叫做梆子戲:歌仔戲唱的則是「七字調」、「都馬調」。

三腳採茶戲是以「張三郎賣茶」作為故事的主軸而編成的戲齣,歌詞與對白幾乎都有一套程式,除了「棚頭」之外,即興的空間並不大。其內容分為「上山採茶」、「勸郎賣茶」、「送郎綁傘尾」、「糶酒」、「勸郎怪姐」、「茶郎回家」、「盤茶盤賭」(賭可寫成駁嘴的駁),加上後來衍生出來的「問卜」、「桃花過渡」、「十送金釵」等共計十齣戲。

一開始,在「上山採茶」這齣戲碼的第二首曲目「採茶」,又稱為「十二月採茶」(從一月唱到十二月),可以說整齣「張三郎賣茶」的採茶腔,就是從這首曲目開始發展,至今大陸的「十二月採茶」唱腔,仍和台灣一樣,只是他們唱得節奏較快。十齣戲各有不同的唱腔,如第一齣的「上山採茶」,就是「上山採茶」的唱腔,依此類推。

十齣戲裡,最特別的是「茶郎回家」。這齣戲又稱為「陳仕雲」,因為上下句歌詞的下句中間都會唱「陳仕雲」,好像「剪剪花」一樣,這三個字似乎只是裝飾用,沒啥意義,但它是一種曲牌,不能隨便拿掉。

阿婆告訴我,這齣戲是有故事的。據說以前有一個名叫「陳仕雲」的人,沒考上舉人無顏回家,因喜歡看戲,經常流連在戲園,後來抱著戲台柱子暴斃不肯放手,大家拚命拉都拉不開。這時,戲班老闆「斷」(開釋)他:「你放開手回家去吧!知道你喜歡看戲,以後『茶郎回家』這齣戲裡都會提到你的名字」。講完這些話,陳仕雲立刻鬆手。雖是傳說,不過也很巧妙,只有「茶郎回家」的唱詞有「陳仕雲」,其他齣都沒有。

三腳採茶戲的重要性,在於其歷史角色及地位,雖然最初只是一個小戲劇種,但其豐富的音樂與藝術表現,為後來的「客家大戲」,奠定了據以發展的堅實基礎。


編者按:鄭榮興校長(上圖前排坐者右四)是苗栗客家人,其個人簡介請參閱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3/14鄭校長應邀至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授「客家戲曲」,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主任周錦宏致歡迎詞曾說:「沒有這個人,台灣的客家戲早就絕跡了。」為了表揚他對客家戲曲的傳承與推廣,客委會特別頒發「客家終身貢獻獎」,是歷年來此獎項最年輕的得主。本文所述,即是彙整3/14鄭校長到本院的演講以及105年度(6/19、6/25、7/2、7/9)桃園客語薪傳師培訓在新明國中的授課內容。


「十二月採茶」 聲檔—鄭榮興老師胡琴伴奏 江彥瑮小姐演唱
歌詞如下:
正月採茶是新年,同郎牽手入茶園,茶頭樹下同郎說,一心同郎結姻緣。
演唱時加入很多虛字,並無特別意義,只是增加曲調的趣味及悠揚。
正啊月啊採茶是啊新啊年喔哪唉哪唉唷唷,同啊郎啊牽手啊入茶園喔哪唉唷,茶啊頭啊樹啊下同啊郎啊說嘞哪唉哪唉唷唷,一啊心啊同郎啊結啊姻緣喔。同啊郎啊說結啊姻緣,一心同郎(來)結姻啊啊緣喔哪唉唷結啊姻啊緣。


鄭榮興老師 聲檔—「上山採茶」棚頭(數板)示範
各位哥嫂笑呵呵,叔公阿婆恬恬坐。
聽𠊎講个啦翻歌,啦翻兜凳顛倒坐。
逐鴨上山食樹葉,逐羊下水覓田螺。
光頭相打專揪毛,風吹磨石跌落河。
古井肚裡下鳥竇,竹頭尾頂釣鮊哥(溪哥)。
三十暗晡月光好,𠊎看𠊎公討𠊎婆。
𠊎姆行嫁𠊎扛轎,看人打笛歕銅鑼。
𠊎姆先降𠊎老弟,後來再降𠊎大哥。
打開秧地曬早穀,高山頂上裝沖河
磨利禾鐮斬大樹,生鹵斧頭來割禾。
雞公生卵咯咯咯,雞子半天打鷂婆。
𠊎牽𠊎爸坪頂坐,大聲小聲喊鷂婆。
𠊎揇𠊎公去機場,背等公太機頂坐。
飛機飛對月球過,𠊎摎嫦娥和山歌麼和山歌。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吳慧庭、李秀鳳、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