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51期 2016/04/15 出刊/ 半月刊

 

 

美濃「二月戲」特有文化 昔日農村娛樂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曾宏智 高雄美濃】

 

「二月戲」是高雄美濃地區的特有文化,每年農曆二月時,瀰濃庄居民都會在美濃溪畔,舉辦祭典,並在祭典後請戲班演戲答謝天神,在電視不普及的年代,看戲是農村的重要娛樂,當時不少鄰近鄉鎮的鄉親,為了看客家大戲,跋山涉水也要去。 

戴斗笠、撐紙傘,大太陽底下,滿滿人潮擠進美濃溪畔一起看大戲,這些珍貴的老照片是1963年,由當時還是學生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孔邁隆所拍下,這麼熱鬧的場景,也是老一輩美濃人心中的記憶。 

美濃居民 林聯清:「早期是在堤防下演戲,到晚間7點多開演,自己會搬椅子到堤防下搬竹椅,有些人拿長凳,要看到11點多。」 

美濃居民 范豐源:「那時候我們會批糖果去賣,抽玩具的,有賣吃的、賣水果,我堂哥還在那賣碗粿。」 

高師大台灣歷史所副教授 李文環:「這樣的一個(二月戲)組織,特別是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在它最輝煌的時候,對美濃人的社會的聯誼,是有很重要的貢獻。」 

美濃二月戲的歷史,要從清朝開始算起,後來日治時期曾一度面臨中斷,一直到民國50年再次恢復,文史工作者指出,二月戲的由來,相傳是過去有農民,走失牛隻之後,向土地公祈求還願而來。 

文史工作者 謝宜文:「許願說,若是牛隻找回來,我就做大戲,做3天的大戲來答謝,結果真的找到牛了,所以就真的找戲團來演,1年、2年、3年,這樣做了以後,大家都覺得不好意思,每次都讓你出錢,不好意思,那就成立一個戲爐主,戲爐主大家捐錢做戲,從清朝一直到現在。」 

要看一場二月戲,得出動14位福首募集資金,曾經擔任福首的楊正興表示,南台灣沒有客家戲團,但是每次動輒10萬元起跳的北部劇團,常常讓無給職的福首疲於奔命,後來乾脆決議改成,放錄音帶對嘴的河洛戲。 

前二月戲福首 楊正興:「這種客家戲比較貴,河洛戲比較便宜,放錄音帶,我當了福首10多年,都是放錄音帶。」 

二月戲福首 林接清:「以前的電視沒有第四台,做大戲時全都會跑去看,現在有第四台了,要去募錢時,他們說沒有看大戲。」 

二月戲福首 曾吳玉枝:「100元、200元,有時要募到100元都很難,有時募款很受氣,要很忍耐,有時要等很久,有些人走進家門後就不出來了。」 

一張板凳,三五好友齊聚戲台底下,當二月戲序曲再度揚起,昔日穿梭在美濃橋下的孩童,早已變身白髮蒼蒼的老人,因為普及的聲光娛樂,看戲不再是農村盛事,漸趨沒落的傳統,讓文化延續像是一隻孤鳥,難能獲得再多共鳴,當時代巨輪經過,戲台下演出的是一齣農村改變故事。  (2016-04-05)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吳慧庭、李秀鳳、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劉揚義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