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研究之濫觴-香港
【文∕謝名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
香港地區因其殖民的歷史背景,以及作為傳教士向內陸傳教的基地,使得「客家」或是「Hakka」的概念多是起源於香港或是與香港有關的傳教士的研究中。1990年代以後的臺灣,接續1950年代以後的香港,成為客家研究的重鎮。2003年以後,更成為海外客家人建構客家認同和學習客家研究重要的基地(張翰璧、曾士軒 2014:51)。由於香港與臺灣的社會脈絡與歷史背景等等因素的不同,進而在客家研究的範疇上,形塑出截然不同的兩種面貌,從臺港兩地客家研究發展的比較,可以看到社會自主性的建立與在地社會科學多元發展的正向關係。臺灣的客家政策除了要繼續深耕學術研究,發展成為全球客家研究重鎮之外,也必須自我期許擴大客家研究的格局,讓「客家研究」不只是為客家人發聲,還是讓臺灣朝向「文化多樣性」的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張翰璧、曾士軒 2014:52)。
至於香港是如何成為「客家研究」的概念起源地,謝劍(1998:47)在〈香港地區的客家研究及其影響〉一文中指出:
近代客家研究,香港可以說是發軔之地。或謂事緣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國學保存會黃某所編《鄉土歷史》,竟謂「客家、福佬非漢種亦非越種,乃引起國內嚴正的駁斥」;更因1920年(民國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西人烏爾葛德(R.D. Wolcott)所編英文《世界地理》(Geography of the world)一書,於廣東條下謂「其山地多野蠻部落,如客家等是」 (黃石華 1992:378-379)。兩事相繼發生,引起香港客籍人士群情激憤,除組織社團,以團結客籍人士和捍衛其名譽與利益之外,並引發帶動其本身族源和文化的探討。
與此同時,廣州大同會另於1921 年9 月,派饒芙裳、姚雨平、黃鍊百等人,至香港與當地客屬人士共同召開旅港客屬代表大會,會中除了決議「響應北京、上海、廣州三處客屬大同會,向商務印書館嚴重交涉」外,並決議支持李瑞琴組織「崇正工商總會」之提議,以「崇正黜邪」為宗旨,「俾同系人士,得聚集一堂」,而此會之所以不冠以「客家」二字,則是因為「因吾人堅忍耐勞,賦有獨立之性質,所習又不與人同化,故土客之間,情感不無隔閡。吾人雅不欲以四萬萬五千之中華民族,各分畛域」(乙堂(羅香林)1950:2-3)。
由此可見,劉義章(2005)於《香港客家》一書中〈導言〉表示:「香港在客家認同建構的歷史上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香港也是客家人和廣府人發生論戰的地方之一,1921年代表客家人的團體崇正總會在香港誕生。」20世紀以後,隨著大陸移民大量湧入香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西方人種學觀念影響形成的「客家意識」也傳入香港。隨著客籍「學者移民」賴際熙與羅香林先後入港,香港也成為客家研究的重鎮(陳麗華 2005:4)。這時的香港,便在歷史情境的偶然(廣東漢種的論戰)與社會脈絡的必然(崇正總會的辯證)之間,晉升成為客家研究的首要之地。
參考書目
乙堂(羅香林),1950,〈香港崇正總會發展史〉。頁1-26,收錄於香港崇正總會編,《香港崇正總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
張翰璧、曾士軒,2014,〈臺港兩地客家研究之比較及其對臺灣客家政策之啟示〉。頁36-55,收錄於李誠編,《臺港兩地人文、社會、經濟發展之比較》。桃園:中央大學香港研究中心。
陳麗華,2005,〈香港客家研究綜述〉。頁1-18,收錄劉義章編《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石華,1992,〈香港崇正總會史略〉。頁378-403,收錄於丘權政編,《中國客家民系研究》。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劉義章,2005,〈導言〉。頁1-6,收錄於《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謝劍,1998,〈香港地區的客家研究及其影響〉。發表於「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年11月4-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