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世代-客家貢獻館」正式揭幕 鍾萬梅主委期許典範傳承、客家永續
【文∕轉載自客家委員會】
為了向客家終身貢獻獎歷屆得主表達敬意,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特別集結相關文獻資料,於苗栗客家文化園區設立「風華世代-客家貢獻館」,以展覽的方式讓大眾認識獲獎者深耕客家的足跡與成就。客委會主任委員鍾萬梅今(3)日特地前往主持剪綵開幕儀式,除了向歷屆得主表達感謝與敬佩之意,他也期許客家後生能傳承典範、讓客家永續發展。
鍾主委致詞時表示,客委會自95年設置「客家貢獻獎頒給要點」,並在隔年選出首屆的客家終身貢獻獎得主,至今已有9位獲獎者,分別是「臺灣大河小說開創者」鍾肇政、「寒夜三部曲」作者李喬、「首位大河小說女性作家」黃娟、「客家山歌保存者」賴碧霞、「漫畫大師」劉興欽、「長期投入客家公共事務」的溫送珍、「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創辦人鄭榮興、「客家研究先驅」陳運棟,以及「客語薪傳教育家」古國順等。
鍾主委指出,為了感謝他們在客家語言傳習、文史調查、文學創作、學術研究、戲曲及藝術、文創產業、公共事務及海外推廣等領域所做的貢獻,並表彰他們對凝聚客家認同及傳揚客家精神的深遠影響,客發中心於廣納各方意見後,著手籌設「風華世代-客家貢獻館」,期望透過展覽的方式呈現歷屆客家終身貢獻獎得主的生平事蹟、相關文獻及典範故事。
鍾主委強調,「客家貢獻館」專區肩負了「表彰、典藏、教育、文化及推廣」等多重任務,除了希望大家能藉由展出認識客家文化多元豐富之美,更希望前來參觀的客家後生見賢思齊,透過歷屆得主所樹立的典範故事深入學習客家語言及文化,讓客家精神能一代接著一代、永續傳承。
客家終身貢獻獎歷屆得主介紹:
鍾肇政於2007年榮獲終身貢獻獎,是臺灣大河小說開創者,以《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龐大史詩格局與敘事架構,描繪臺灣社會、時代蛻變的歷史軌跡,作品以台灣人民的遷移史、社會生活的開發史、族群的奮鬥史做為創作的基調,對當代文學創作有深遠影響力。
李喬獲頒2007年終身貢獻獎,以《寒夜三部曲》作品充分展現客家人強韌的生命力,是一位關懷土地、充滿歷史感,超越族群侷限的文化工作者。
黃娟於2008年獲終身貢獻獎,其作品《楊梅三部曲》以「臺美人」為軸心,透過己身的生活視野,反應臺灣百年的歷史軌跡,故事取材跨越美國、臺灣,深刻描繪出臺美人的離鄉心境、異地現實與心事,為臺灣文學中,成為首位完成大河小說的女性作家。
賴碧霞於2008年榮獲終身貢獻獎,長年致力於客家民謠山歌的歌唱,對客家民謠蒐集、紀錄、推廣、教學傳承,以保存臺灣珍貴音樂文化遺產。
劉興欽於2008年榮獲終身貢獻獎,以自己母親為範本,創作身穿大襟衫、七分褲、打赤腳,個性純樸善良、憨厚又擇善固執,極富客家婦女特色的漫畫人物「大嬸婆」,再加上自己為藍本創作的「阿三哥」,成為臺灣最廣為人知的漫畫人物。
陳運棟於2009年榮獲終身貢獻獎,致力於客家文史研究,1978年《客家人》,首開系統研究先河,集海內外客家研究之大成,對於客家文史及地方志書編纂與鑽研,始終不遺餘力。
溫送珍於2009年獲終身貢獻獎,致力推動客家文化保存,積極參與客家公共事務與文化活動、推動客語教育,透過獎學金的設立、鼓勵,培育大專院校學子努力向學,對客家文化的貢獻影響深遠。
鄭榮興於2013年獲終身貢獻獎,在不失客家山歌、採茶、「九腔十八調」的原則下,將傳統戲曲「亂彈、外江、四平」等音樂元素,融合呈現在客家戲曲中,創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更在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成立「客家戲學系」持續為推廣客家戲曲文化努力。
古國順於2015年獲頒終身貢獻獎,30年來以母語推廣為使命,是傳承客家語言的重要推手,近年來更擔任客家好客文化巡迴列車講師前往世界各地,宣揚客家語言文化,並參與建立客語能力分級認證考試制度。(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