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42期 2015/12/01 出刊/ 半月刊

 

 

客語用字為主題 客家筆會邀專家討論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陳沿佐 賴冠諭 台北】

 

客家話的用字,對客語教學及推廣傳承都息息相關,台灣客家筆會8日下午,就以客語用字為主題,請來專家學者共同討論,怎樣才是較適當的選字方式,有學者提出,與過去不同的思考,認為若某個字的涵義,更能凸顯客家特有的文化時,即便字的讀音,與意義不完全相符,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過去無論是民間,或是教育部等單位,為了選定最適當的客語用字,常常是一改再改,讓學生或老師無所適從,像是表示玩耍之意的用字,過去就有「嬲」、「料」、「尞」等用法,但學者指出,若從文化觀點來思考,「嬲」反而比同音,或是相近意義的代用字,更能表現客家文化中的特點。 

學者 羅肇錦:「山歌詞這些,『嬲』這個字用很多,全部都用兩男一女,後來再去看他唱歌早期的意思,他就是有男有女這樣一起去唱,你看得出它什麼意義,有哪些文化意涵,這樣的字選出來用,才比較有價值。」 

客家人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密切,因此客家話中也有許多,少數族群中的語言成分,這些字詞往往很難找到音義都完全相符的用字,學者認為這部分的詞彙,若直接選定,意義接近的代用字,除了讀者閱讀時更容易理解,也不必再為此特別創造新字。 

學者 彭欽清:「要是能夠聯想,學起來就比較快,要是聯想不到,要經過層層去想,才能想到它的意思是這樣,就比較難推廣。」 

但同時學者也表示,若只以字義當作選定用字,最主要的考量,多年後大家可能只是看得懂,卻無法正確讀出來,讀音與意義該如何抉擇,往往是個大難題,因此學者也認為,若具有客家話特色的字詞,還是該以字義出發來思考,其它的代用字,則是以讀音為主,對客家話的傳承才最有幫助。  (2015-11-08)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劉孝賢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