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35期 2015/08/15 出刊/ 半月刊

 

客家美食

【文/吳慧庭(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碩士班研二生)】

 

  • 在過去傳統的年代,客家人耕山耕農,勞動力龐大,需要能有效充饑,生活過得很苦,藉由菜鹹才可以配飯並且保存較久,而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因此鹹、香、肥就成了客家菜的特色。
    客家人刻苦勤儉,客家經典菜餚「四炆四炒」成了典型,「炆」與「炒」,可說是客家菜的兩大特色之一,它的起源是來自於過去客家人在婚喪喜慶及酬神宴客時的八道標準菜色;「炆」是指大鍋烹煮、持久保溫,「四炆」包括豬肚酸菜湯、客家爌肉、排骨炆菜湯、肥湯炆筍乾;「四炒」則有客家炒肉、薑絲炒大腸、豬血炒韭菜,豬肺鳳梨炒木耳(鹹酸甜),一頭豬裡裡外外都使用,連血都用上了。
    還有客家的粄食也很有特色,甚至有人將粄仔整理成客家粄十唸:「油椎仔(頭椎)、禬粑(二粑)年糕、鹹甜粄、花生粄、紅豆粄、(三甜飯),湯圓、元宵、粄圓、雪圓、(四惜圓),菜包、地瓜包菜、菜包、艾草菜包、甜包、(五包),米粽、粄粽、粳粽、甜粽、(六粄),水粄仔(七碗粄)、米苔目、米篩目、河粉(八摸挲),九層粄、粄條、九層糕、紅粄、龜粄、長錢粄、新丁粄(十紅桃)」,還有其它菜頭粄、發粄、艾粄,客家粄真的很多元。不同的粄用的器具也不一樣,使用的時機也不一樣,以前都用升火的方式蒸粄,現在都用瓦斯或電鍋了。
    但隨著時代的轉換,環境的改變,使得飲食口味也產生了改變,也開始注重飲食養生吃健康,口味也變得清淡。而每個人煮東西的方式不同,調的味道也不一樣,所傳承下來的味道也產生了變化。客家的美食應該要保存下去,讓大家品嚐客家的味道。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劉孝賢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