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32期 2015/07/01 出刊/ 半月刊

 

 

致力客語文化傳承 古國順獲客貢獻獎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陳欣渝 徐榮駿 鍾淑惠 綜合】

 

客語不僅發音優美,還有生動的語言文化,但客語該如何標記,才能讓大家都看得懂,知道怎麼念,致力客家語言文化傳承的古國順教授,便研究制定客語記音音標,讓客語的發音 拼音,有了一套標準,他也投入培訓客語教學師資,讓教學客語更為普及,三十幾年來的種種付出,也讓他獲得104年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的肯定。

一本本的客語相關叢書,是致力推廣客語的,古國順教授努力30多年的成果,古教授說,長年在台北生活,早就已經習慣無客語的環境,但是某次回到故鄉楊梅,這個道地客家庄,去菜市場買菜時,竟然發現大家也漸漸不講客家話了,他很擔心客語會失傳。

客家貢獻獎得主 古國順:「(菜市場裡)那個老伯母,她竟然會說,我這個菜自己種的,要嗎?是這樣子,小小聲的,而那種會戴麥克風,很大聲叫賣的,反而全部用、不是用華語講,就是說河洛話,心裡真的嚇了一大跳。」

為了推廣客語學習,他研究制定客語音標,有了統一的記音標準,教學才會更容易,一開始他以台灣通用的,注音符號來注記,經過多位語言學家建議,改以羅馬拼音,希望將客語音標,推廣到台灣以外的地方。

客家貢獻獎得主 古國順:「很多人用心來編字典、辭典這樣的東西,(有音標)他就有能力,自己來翻書來解決問題,也曉得聽人家說的時候也會記下來,知道這個音要怎麼發,會感覺很方便就是了。」

師範學校畢業的他,也發揮教育專長,從民國80年起,擔任各縣市的母語師資培訓講師,教導非專科畢業的客語種子教師,如何編寫教案、設計課程,不只教發音、詞彙,更要融入情境、安排互動,提升學習客語的興趣。

古國順學生 楊寶蓮:「每次的(客家文化)夏令營,營主任還有負責的人,大部分都是他來舉辦,他非常的大方,傾囊相授來教學生。」

此外,他也負責「客家雜誌」的寫稿、校對和編輯,從更名前「客家風雲雜誌」,第16期時投入製作,到2015年6月份,已經出版300期了,走過四分之一世紀,利用平面媒體,替客家族群發聲。

客家貢獻獎得主 古國順:「任務在身,尤其是對這客家方面,我們想我們這些如果不做,那要誰來做,就有這樣的感覺,就是說我會的話,就加減來做。」

「客家雜誌」發行人 陳石山:「不僅對客家的語言文學有研究,很多人不知道,他吹嗩吶、八音也很厲害,戲劇他也在行,要他演戲他也可以,所以這是古國順老師,我是感覺越認識他越久,是感覺這個人的學問,越來越大越深。」

古國順教授把客家語言文化傳承,看作畢生的任務,一份一份泛黃的手稿,都是多年來累積的珍貴成果,現在他更學會電腦輸入,從當年一筆一畫書寫,到用注音輸入法打字,跟著時代一起成長,就如同他對客家文化發展的態度,要順著潮流變化繼續走下去。

「我說一個母語啊,它影響到它的感情,比如說你如果會說客語,你對客家族群的感情會更好。」  (2015-06-15)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劉孝賢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