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25期 2015/03/15 出刊/ 半月刊

 

 

客家教育文化研習營心得(劉宛亭)

【文/劉宛亭(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學生)】

 

參加大學梯次客家營,在第一天的行程中來到了枋寮義民廟。新埔褒忠亭,俗稱義民廟,主祀義民爺。「義民爺」源於清朝乾隆年間林爽文之亂,當時新竹一帶的粵籍居民,紛紛組織民兵,以保護地方安寧。護衛鄉里義民的遺骸,全部安葬於廟宇後方。後於同治元年又有戴潮春事件,義民之忠骸則葬於廟宇右後方,是為附塚。乾隆皇帝感念義民平亂有功,御題「褒忠」頒給粵庄義民,隨後由仕紳奏準立塚建廟,百年以來成為新竹客家人重大祭典與信仰中心。
在導覽人員的解說下,了解許多以前並不知道的知識和觀念:
1.平亂時,壯烈犧牲的民兵稱為「義民爺」而非「義民」,義民是還在世的民兵。
2.廟宇屋簷尾部,翹起的部分稱為「燕尾」。
3.廟的大門口,有公石師和母石師,導覽人員有教導我們幾個分辨其公母的方法。
4.進出廟門的順序,應該是從右門進左門出,是對神明基本的尊重。
5.進入廟宇,看見三個祿位,祿位事人還在世時就已供奉,而神位則是人死後才供奉。
6.三山國王並非客家人專有的信仰,有些閩南人也會供奉三山國王。
7.觀音並不是只有以女面示人,在唐朝前,觀音大多是以男面示人;在唐朝后,觀音才是多以女面示人。
8.廟與後面是義民爺塚,塚的旁邊有後土,也從其中了解有關土地公和孟姜女的傳說故事。


藉由這次的客家營,讓我對客家文化和傳統,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原來客家在產業、信仰、藝術……等等方面,都有豐富的文化,使我在未來接觸客家方面的事物,都有基本的知識,也對客家文化有更深厚的興趣,希望以後能接觸更多此有趣的客家文化。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4客家文化教育研習營結案報告」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
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王本奕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