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23期 2015/02/15 出刊/ 半月刊

 

 

傳統產業的創新發展

【文/陳凱俊(國立中央大學化材系四年級)】

 

 我在鴨箱寶的木雕工藝店中看到了鴨子的種類還有遷徙路徑,也了解到過去那些因為人類的打獵嗜好,而逐漸培養起來的獵鴨以及吃鴨風潮,一開始人們只把獵鴨當作一般的休閒嗜好,而在藝術作品中的部分也只不過是把獵到的鴨頭釘在木板然後掛在牆壁上當作戰利品收藏,幾個世紀後的現今隨著保育觀念興起,獵鴨的行為卻反而變成了少部分人才會去從事的行為,對於鴨的藝術鑑賞則是隨時代的演進而隨漲船高,就好比最近廣為電視新聞媒體流傳的霍夫曼黃色小鴨以及我們台灣花蓮的紅面鴨,這些受到民眾為之瘋狂的鴨作品顯示出鴨子在人們的生活中,不是只有被獵或被吃得份而已,它可以是小朋友洗澡的好玩具,也可以是替商人或藝術家賺進大把鈔票的搖錢樹,也因此在三義這個以木雕聞名全台的地區,為木雕師傅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創作靈感與新的事業方向,所以我們得以在工作室與展示廳中看見許多關於鴨子的創作,最初木雕師傅一刀一劃細膩地刻繪出鴨子的雛型,再藉由機器的幫忙來使木鴨的大小幾乎一致,最後逐步上色與烘乾後,逼真的木鴨就可以把上收藏架了。這些木鴨隨著文化與觀念的演進,從誘鴨功能晉身為收藏之用,不但精緻度更加提升,也滿足了貿易商的需求與顧客的收藏喜好,雖然不是真的活鴨,卻別具濃濃的藝術風格。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王本奕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