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23期 2015/02/15 出刊/ 半月刊

 

 

梨穗品質.梨農傳承 三灣梨經營隱憂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鍾志明 苗栗三灣】

 

三灣鄉內有100公頃的梨園,每年7、8月盛產的高接梨,由於品質極佳,成為鄉內重要的農業經濟代表作物,不過近年來,三灣梨穗的來源日本不斷遭受天災人禍,導致梨穗進口銳減,中國梨穗品質又起伏不定,加上鄉內梨農年紀都大了,第二代肯接手經營梨園的,卻寥寥可數,讓三灣梨的永續經營出現隱憂。 

農民們聚集在梨園內,討論今年梨穗不足的因應對策,然而這幾位農民幾乎都是頭髮花白的銀髮族,今年70歲的張錦霖,從年輕就務農到現在,40年的歲月都與水梨為伍,預計2年後就要退休,將梨園交棒給兒子管理。 

三灣鄉農民 張錦霖:「風險最大,開花又怕下雨,到收成又怕颱風,他(兒子)是很想做啦,但是我鼓勵他去工廠做。」 

但並不是每位梨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繼承衣缽,因為箇中之苦他們最清楚。 

三灣鄉農民 楊瑞謀:「(你的兒子想接嗎?)做梨農?沒有。(怎麼說?)有公職好做不做,考公職比較好,可以做到60歲,做到65歲。」 

三灣鄉農會推廣股長謝杏玲指出,其實國內目前鄉下農村裡,絕大多數都是老農民居多,以農民平均年齡為70歲的三灣來說,鄉內2、300位農民,45歲以下的青壯年,只有20位,即使目前政府有提供,農業優惠貸款和相關補助,但對農民而言,還是必須自行承受,天候等等的各種風險。 

三灣鄉農會推廣股長 謝杏玲:「如果政府單位,能夠把我們所有的外在因素,可以把它做到最好的話,我相信年輕人也還是會回籠啦!」 

不光是吸引年輕人返鄉務農,如何發展具競爭優勢的新農業,也勢在必行,同時還要注重在地農產品的品牌建立及行銷,怎麼讓農村年輕人對家鄉的產業抱持樂觀的態度,勢必將成為長期照護之外,人口老化之後,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  (2015-01-26)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王本奕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