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19期 2014/12/15 出刊/ 半月刊

 

 

族群三個理論認同發展與族群連結(下)

【文/劉婕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研一生)】

 

二、認同的發展與族群的連結
    以原生論來說,其認同的發展由Geertz強調原始的連結,他提出了六個原生的連結,其中包含既定的血緣關係、種族、語言、地區、宗教及習俗。這六種連結認為族群的形成來自於同樣的本質,進而產生所謂的族群認同感。其實就中國文化漢族來說,只要父親是漢人,其子孫就是漢人 ;因此歷史上漢族的構成從來就不被混血的概念所混淆(Ebrey 1996),這種認同完全是以原生論的概念所建立。舉例像Harold Robert《族群:集體認同與政治變遷》一書中所提出了由原生論為出發點的七種因素所產生的族群認同;其中以身體而言,白種人與非白種人之間會製造出歐洲帝國主義白人優越的種族感,利用膚色來作為種族的差異。每個人生下來就有一個「民族」的認同,像是黎相宜、周敏在《美國洛杉磯海南籍越南華人的田野調查與分析文章》中曾經訪問當時父母都是海南人,但本人出生於越南並在越南長大的韓女士,作者問她是越南人還是中國人時,韓女士毫無思考的回答是中國人。她表示從小就聽到父親不斷說我們是從海南來的。雖然我是在越南出生,但我們都上華文學校,家裡也說華語,從小沒有意識自己是越南人,我們只是在越南出生並長大。因為祖籍的共同情感讓他們更加深對於祖籍地的認同。

    情境論強調主觀性的建構與認同,是由外在環境與族群內部的協商所產生的結果,族群菁英為了競爭有限的資源而建構的。建立在情境論之上,認為族群認同會因為追求特定利益,而隨著情境有所改變;但也依附原生論的基礎,認為同一族群可能因為共同參與特定文化有連結關係。較不同的是,建構論強調個體與其族群之間的連結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所建構(Cornell and Hartmann,1998,72-101)。因此,這樣的連結性會是會隨著情境的不同有所改變。以台灣這多元族群的例子中,因為通婚的關係,時常有爸爸是閩南人,媽媽可能是客家人。平常可能極少有強烈意識認定自己屬於哪種族群。每逢碰到選舉,就有可能會出現候選人為了得到某族群的選票,進而企圖刻意強調自己是閩南人或是客家人或是外省人,為了獲得某族群選票的原生情感。剛好可以說明當這種認同感出現在利益上時,更容易有工具論的產生。

    建構論強調主觀性的建構與認同,是由外在環境與族群內部的協商所產生的結果,族群菁英為了競爭有限的資源而建構的。建立在情境論之上,認為族群認同會因為追求特定利益,而隨著情境有所改變;但也依附原生論的基礎,認為同一族群可能因為共同參與特定文化有連結關係。不過,較不同的是,建構論強調個體與其族群之間的連結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所建構(Cornell and Hartmann,1998,72-101)。韓起瀾(Emily Honig)《蘇北人在上海》一書中提及「蘇北人」這族群是如何在上海這地方的歷史延續過程,族群的認同意識是如何被建構的。作者認為「蘇北」這地區是與其說是客觀存在的,不如說是被建構出來。蘇北這詞在清朝中期是不存在的,因為上海商業崛起幾及黃河所帶來的災難,使得江蘇北邊大量移民到上海邊界。因為這樣的社會關係,使得上海對於蘇北人有著深厚的偏見。因為這樣的偏見抵制了蘇北人的就業機會,讓他們不是從事較低收入的勞力工作就是淪為乞丐或犯罪份子,這時候的蘇北人開始出現了兩極的分化,某部分的人會刻意的隱藏自己說話的口音甚至在外地人的面前不說自己的方言;另一部分的人則剛好相反,他們對於自己是蘇北人產生認同的自豪感,也試著想要改變蘇北人的印象。這本書的研究結果應證了建構論強調個體與其族群之間的連結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所建構的。蘇北這一族群是後天江南人為了展現自己的優越感而創造出來的新族群,社會發展變遷所產生的蘇北人,在這樣的情境下,進而產生他們自我的族群認同感,有些人選擇隱藏,有些人選擇大方承認並積極改變印象。這就像是建構論理論中:族群與種族的認同是人們可以接受、拒絕、選擇、創造、重新定義的方式。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劉振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劉振榮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王本奕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