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18期 2014/12/05 出刊/ 半月刊

 

 

族群三個理論認同發展與族群連結(上)

【文/劉婕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研一生)】

 

一、原生論、建構論、情境論
(1)    原生論(Primordialism):
    民族的認同是生下來就決定的,無法改變。這些認同是基於可以看得到的特色像是共同的語言、宗教、血緣或文化等。(Geertz,1996,40)
   
    曾經在一部電影中有這樣的情節,一架美國境內飛機上遭到匿名的恐怖威脅,佯稱飛機上有炸彈,在機長與空服員的指示下要進行飛機上人員的搜索,在進行這樣大規模的檢查之下,大部分的乘客直接矛頭指向看似為中東地區的兩位乘客,認為他們就是這項計畫的炸彈客,但其實他們是道地的美國人。相較於面似有著白種人的面貌,他們輕而易舉地被忽略認為有這樣的嫌疑。對於這樣兩個不同族群的人,因為他們原生血緣種族上的關係,有著不一樣的面貌。當他們同樣做出違反規範的事情時,人們自然的會因為種族關係產生這樣的連結性,其實這是種根本性的認同,我們反而會懷疑那個與自己不同族群的人。

    原生論包含了三個不同的想法,族群的形成是先天性的、不可言喻、情感作用。(Eller,Jack and Reed,1996,45) 因此族群的形成是透過家庭、宗教連結、語言相同等產生的族群認同。

(2)    情境論(Circumstantialism)
社會生物學家皮埃爾•范登伯格曾說過:族群認同可能被用於操弄、使用、剥削,但是它必須與一個具有族內通婚和共同歷史經驗的既定人群聯繫起来,因此,族群認同既是原生的、也是工具的。基於原生論的概念,認為族群的認同是天生的、是建立在原生的特質上,可能是血緣、宗教等,這種情感是不可言喻的。(Geertz,1996,40)但在後期有學者強調情境論是強調族群身份的彈性,注重影響身份認同的外部因素。比起原生論,情


(3)    建構論(Constructuralism)
Weber和Barth為建構論的代表,以情境論為出發點,更進一步探討認為就個體而言,族群是可以改變的。用宏觀(其他世界關係)對於微觀(自我的影響),強調族群的認同是由團體互動共同創造出來(包含個體與情境共同改變)。(Cornell and Hartmann,1998,72-101)在建構論下認為民族上的認同是主觀的集體認同,透過對話及協商,來建立大家都能接受的民族認同。人與社會情境都具有主動和被動的雙重互補特性,有所謂的自我宣稱(Assert)和被分配的他稱(Assign),個體可以透過社會情境的引導來決定對於族群的認同。(Cornell and Hartmann,1998,72-101)這種劃分不一定是族群主觀的理性選擇,也是會依賴社會情況下其他的認同。因此建構論的理論下,族群的認定不僅僅是透過原生論的概念,也可能會受到外在的因素而產生連結。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劉振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劉振榮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邱宜軒、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黃聖雅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王本奕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