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08期 2014/07/01 出刊/ 半月刊

 

 

大安文化節 照片展見證客家打拚史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陳沿佐 林敬祐 台北】

 

台北大安區公所,629日將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走讀大安文化節,利用老照片,發掘大安區的歷史記憶,根據統計,目前台北市大安區,客家鄉親就有5萬多人,是台北市客家人最多的地區,台大校園裡就有一間土地公廟,見證了早期客家人在台北的開發史,另外在民國44年,原本居住在羅斯福路一帶的客家人,配合政府政策,集體遷移至通化街,成為台北市客家人最集中的區域,也因此獲得台北客家大街的稱號。

 

台灣大學校園的角落裡,座落著一間伯公亭,祀奉民間信仰中守護鄉里的土地公,現在更成為考生間流傳,只要前來誠心參拜,就能金榜題名的祕密基地,將土地公尊稱為伯公,特殊的八角亭建築形式,都印證這間伯公亭與客家的深厚淵源。

 

台北大安區龍生里里長 沈鳳雲:「八角亭就是客家人過去在山上,用那個草屋蓋的什麼,全部都蓋八角亭,第三叫做伯公亭,就是客家人拜伯公,河洛人就叫做土地公,所以這三個印證,這個過去是一個台大原先的校地以前,是一個客家的聚落。」

 

根據文史工作者的調查,早從清代起,現在台北市的公館一帶,就有來自廣東的客家墾首,廖簡岳前來開發,當時就已聚集大量客家人,後期又陸續吸引許多桃竹苗客家移民北上發展,而成為早期台北市客家人最集中的區域。

 

文史工作者 李杰穎:「台北的客家人,是從公館那一帶林口庄,也就是現在客家主題公園那邊上岸,然後在現在的公館這一帶,逐步建立自己的基地,然後就是再慢慢地開發,當地的田野,建立自己的聚落。」

 

民國44年,政府為了拓寬羅斯福路,便將當地眾多的客家人,遷往通化街安置,通化街因此成為,目前台北市客家人,人數最多的新據點。

 

台北大安區龍生里里長 沈鳳雲:「那時候物質缺乏,也沒有甚麼可以蓋建材的,只好用當時竹林裡面的竹子砍下來,用竹子去蓋的竹屋,所以當時也被稱為窮庄的地方,就是現在的通化街,現在會有這麼多客家人,住在那邊,也是因為羅斯福路的拓寬,所以形成的通化街客家聚落。」

 

一切從頭開始的客家移民謀生不易,大多以打零工為生,只能以簡陋的材料搭建房舍,逢大雨便淹水,更成為早期在地人,人人共同的記憶,但客家人多年來,努力打拚改善生活,更積極成立客家團體,凝聚在地客家族群的向心力,將當時被人戲稱為「窮庄」的通化街,打造成見證客家人,在異鄉打拚艱辛移民史的台北客家大街。  (2014-06-19)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