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07期 2014/06/15 出刊/ 半月刊

 

 

縱谷「客家第一庄」 呈現東部移民文化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張國興 花蓮吉安】

 

一般人所熟悉的客家庄,多半在台灣的西半部地區,其實在東部地區,也有相當多客家人聚集的城鎮,其中花蓮縣吉安鄉的永興村和稻香村,客家人的比例超過6成,這兩個村不但彼此相鄰,而且就位在花東縱谷的起點,加上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吉安鄉公所著手,將這兩個村庄打造成花東縱谷「客家第一庄」,未來還將沿著水圳的路徑,向西、向南延伸,透過極具客家意象的設計,呈現東部特有的客家移民文化。

 

吉安鄉的吉興路,就是稻香村的入口,村內的稻香國小長期以來已經扮演著,推廣客語的「重鎮」,舉凡客語認證或是客家研習活動,都經常在這裡舉辦。

 

稻香國小老師 黃桂蓉:「學習到染布的研習,要怎麼做 以前都不知道,現在都知道了,感覺到很值得。」

 

沿著吉興路往南,越過省道台9線就是永興村,村內就有3座伯公廟,其中這座位在田中央的伯公廟,因為周邊的房屋都成長條狀,因而得名為長屋伯公廟,

伯公廟周邊的鄰居,幾乎全是客家人,50多年來,彼此僅憑著一塊輪值牌,直到現在,每天都有人風雨無阻奉茶祭拜伯公,不但別具特色,更是客家族群進行島內移民時的信仰中心。

 

歷經了1年多的規畫,吉安鄉公所打造客家縱谷第一庄的計畫,終於拍板定案,入口處「好客文化廣場」的工程,無論建築結構、路燈、人行步道還是圖騰的設計,處處充滿客家味。

 

吉安鄉長 黃馨:「客委會今年給我們,第2期的工程1500萬,會到稻香、永興的村莊聚落裡面,去建置我們的村莊舊村莊,客家村莊以及我們伯公的文化,會再推第3期,會到我們干城(),我們的光華(),去連接(七星潭和鯉魚潭)雙潭腳踏車道。」

 

沿著花東鐵路旁的水圳,設計出簡約的水車和涼亭,便饒富趣味地忠實呈現出,早期農家和水圳的緊密關係,在成功爭取經費,將永興、稻江兩村打造成客家特色村落後,可預期的將來,還計畫沿著水圳,向南、向西延伸擴散,透過極具客家意象的設計,一點一滴完整呈現出,東部特有的客家移民文化。(2014-06-05)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