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05期 2014/05/15 出刊/ 半月刊

 

 

慈濟大學通識教育課 從飲食看客文化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張國興 花蓮】

 

花蓮慈濟大學在今年的通識教育中安排了「客家文化美學」的課程,透過美食、服飾、建築,和民間信仰的講述與參訪,引導學生了解客家族群的生存方式,課程中也安排體驗各式傳統客家美食的製作,從飲食來認識客家族群的文化。

 

慈濟大學老師 鍾隆琛:「正餐之外的一個小點心,休閒時間,就是那個牛跟農人或是牧童,他們會去玩水,牛搵水就很像,那個用糯米做的那個,就好像浮在我們做的湯、薑湯,就好像牛在水中玩水,載浮載沉的樣子。」

 

老師介紹完牛搵水的由來,同學們開始加水和糯米粉,第一次揉糯米粉,雖然有點手足無措,但同學們除了做出傳統牛搵水之外,也發揮想像力做出不同造型的牛搵水。

 

學生 程于珍:「因為我美術很差,又想說豬頭應該滿好做的,就捏成這樣,(你會不會把它吃掉?)不會,我會吃別的,沒有造型的。」

 

客家文化美學的課程,選修的學生近9成都不是客家人,有人是因為印象中,客家人男的帥、女的美,特地來修這門課。

 

學生 吳婉真:「就我以前的認知,我覺得男的帥女的美,所以就想要對他們,有多一點的了解,(來上的之後有跟你想的一樣嗎?)有,老師也是一個帥哥。」

 

同學們認真做出來的牛搵水,終於可以下鍋了,大家等待已久,品嚐第一次自己做的牛搵水,也有人因此懷念起阿婆的手藝。

 

學生 謝宜岑:「沒吃過這種用水煮的,有吃過乾的秶粑,非常好吃。」

 

學生 簡宏宇:「(我跟哥哥)會亂啦!可能給它水,加太多或加太少,也會亂捏一些很奇怪的形狀出來,可是做出來都很好吃,因為,主要是阿婆的手藝夠好,可以把它補回來。」

 

學校表示,透過課堂上的實際體驗,讓學生們對客家族群的生活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希望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與尊重。  (2014-05-04)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