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04期 2014/05/01 出刊/ 半月刊

 

 

認識客家傳統信仰與移墾歷史

【文/尤紹謙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一年級)

【文/轉載自教育部「2013客家文化教育研習營結案報告」】

 

    這一次我們參觀到的三山宮,是位於宜蘭頭城鎮,是當地最為知名且最為大間的廟宇,供奉的神祇有三山國王、福德正神以及佛祖。民國一百年才重新整建完成,斥資兩千多萬打造的新的腹地以及廟堂,我想廟宇建築最令人為之心驚動魄的無疑就是它本身的建築雕工之精美。

 

    就門神的雕刻而言,一般廟宇通常是先將兩扇門上的兩尊門神,三扇門共六尊神像雕刻完畢之後,再將之訂刻於門板上,然而仔細端詳一番再加上廟委會的總幹事說明之後,才知道這是非洲紅木,以三寸之厚直接雕刻而成,而非我們一般的拆裝式組裝之。

 

    在聆聽總幹事講解廟宇的籌建過程時,也瞭解到原本這座廟宇原本取名為「武宮廟」,然而經歷過半世紀的風雨摧殘之後,年久失修,也因為交通不便,眼看大廟非常的墮落,因此信徒逐漸發聲,倡議替武宮廟重選新址來重建,於是在民國九十三年法拍得到這塊土地,並且於民國九十五年擲筊得到三山國王的同意,取名為「三山宮」。

 

    我想還蠻有意思的是在於,寺廟中的許多對聯以及匾額,都是宜蘭當地的書法家所書寫的,像是李郁周、施春茂、黃宗義等人。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石雕、木雕和建築,已經是達到台灣廟宇非常少見的珍美。我想光是龍柱的造價就非凡了,真的是三維立體透雕,栩栩如生。

 

    我想不論是否身為當地的一份子,我都覺得身為台灣人,都應該有責任將自我的宗教信仰文化好好地保存並且傳承下去,我想這不是迷信,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以及力量,寺廟陪著我們的上一代走過,那我們勢必有責任讓寺廟能夠繼續在我們的本土文化中紮根保留,好好讓我們的下一代看到我們自己家鄉的文化和精神。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