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04期 2014/05/01 出刊/ 半月刊

 

 

客家文化傳承與未來發展

【文/鄒雅婷 (元智大學社政系)

【文/轉載自教育部「2013客家文化教育研習營結案報告」】

 

                 

 

        客家文化研習營第一站就來到了花蓮客家事務處,由東華大學呂嵩雁教授和我們講述「後山,客家語言、文化印象」。臺灣東部相對「前山」而言,俗稱後山,泛指中央山脈以東的地區,人煙較為稀少,多為原住民居住地;過去前山的客家人為了生活需要,移居後山進行採樟、開墾,等謀生工作,呂教授一家就是由西部新竹地區移墾至花蓮的客家人,因為移居的關係,也使得客家文化(如: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由西部地區傳播至東部地區。一般民眾對花東地區的印象多為原住民的居住地,對於客家人較沒有太多的印象,可能原因在於當時客家人為了謀生選擇至後山打拼,在有一定成果後即返西部家鄉,並未形成較具規模的城鎮、街區,但其實客家文化早在此時就伴隨著至後山的開墾而在此落地生根。

語言方面,前山的移民和後山原有客家人將其各別使用的四縣腔、海陸腔揉雜成為東部一種非常特殊的「四海腔」;宗教信仰也隨之傳播,治理水源的土地公、抵擋洪水的犁頭符,及石神,都能在東部地區發現許多相關石碑,相較於閩南人也祭祀土地公,客家人稱土地公為「伯公」是種叫親暱的稱呼,就像是家人一般,在祭祀方面客家人是求其治理水源、保佑家人平安;閩南人祭祀的土地公則是祈求土地豐收、生意興隆等,也視為財神。客家人還有一個重要的信仰就是「義民爺」,是指祭祀在械鬥、民變、戰爭中,因保衛家鄉而犧牲的義民軍,義民的身分並沒有特定指稱那一祖籍的墾民,僅當時客籍墾民將他們對這些祖先的尊崇和感謝轉化成為義民爺的信仰,我認為義民爺信仰的形成非常特別,且神祀形象的演化由令旗、木板,至神像亦是因著信仰的鼎盛,方便祭拜及供奉。現在在花東地區仍能夠發現許多客家民族的遺址、文化在此傳承著,且客家人口數目佔全台灣第四位,期盼有機會能夠再至此深入訪查相關客家聚落、文化。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