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03期 2014/04/15 出刊/ 半月刊

 

 

新竹北上開茶行 黃正敏一做半世紀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陳沿佐 林敬祐 台北】

 

桃園、新竹、苗栗等地是台灣茶葉的重要產地,早期客家人大多只知道,辛苦的種茶,卻不知道該如何賣茶,來賺取更好的收入,來自新竹關西的黃正敏,民國48年跟著父親來到台北大稻埕成立茶行,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勤跑業務,將父親留下來的事業,經營的有聲有色,是台北市現在少數還僅存,由客家人所開設的老茶行。

 

入口回甘的深色茶湯是產自新竹,享譽國際的東方美人茶,1869年台灣第一批外銷茶葉,在歐美國家大受歡迎,具有港口運輸之便的大稻埕,便漸漸成為台灣茶業集散地。

 

台灣製茶公會前理事長 黃正敏:「整個台灣的茶,就是開發這個大稻埕,然後貴德街;景德街整個都是洋行,所以我們會在這裡集結,茶葉會在這裡集結也在這,從這裡集結茶行、洋行,然後開始延平北路有商店街,有酒家、有舞廳,整個台北市最高級的娛樂都是在延平北路。」

 

到了日治時期,許多桃竹苗的客家人,將山區丘陵地開拓成產值更高的茶園,早期全台的合法製茶工廠,高達4分之3是客家人經營的,但當時客家人開設的茶行卻不多。

 

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創會理事長 廖純瑜:「所以這跟客家人,比較保守的個性有關係,因為他 像我感覺我們客家人,尤其上一代的客家人,因為顛沛流離慣了,所以他感覺他要安定,什麼時候都要存糧嘛,你不可能說我有錢,我就全部拿去投資,要是輸了怎麼辦,要是賠了怎麼辦。」

 

民國48年,來自新竹關西的黃正敏,跟著爸爸北上到大稻埕開茶行,有了家鄉的製茶工廠供應貨源,農民的利益不必再遭受層層剝削。

 

台灣製茶公會前理事長 黃正敏:「我記得他說的一句話啦,我們工廠跟茶農買茶做茶,做好的茶就賺一次了喔,賣給台北又賺一次喔,台北賣給洋行又賺一次喔,這全部自己賺不是比較好。」

 

但想要打入發展已久的市場可不是那麼簡單,除了龐大的競爭壓力,甚至連一開始要找公司地點,都遇到重重困難,房東對一個離鄉背井的客家人,相當不信任,怕到時候會收不到房租,經過再三拜託,好不容易才有了安身之地。

 

台灣製茶公會前理事長 黃正敏:「其實喔,他表面不會怎麼樣,在後面都是戇客仔啦,你這句話如果你懂的話,河洛人說的戇客仔,戇就是笨嘛,笨客家啦,你知道嗎,那你認為是不是看不起人。」

 

80年代之後,茶農自己開設茶行已成常態,大稻埕的茶業,不敵顧客的流失逐漸凋零,但黃正敏卻以精準的外銷策略,將父親的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走進這間,隱身在台北市的老茶行,從陣陣的茶香中,感受得到客家人不怕艱辛,努力打拚開創未來的精神。  (2014-03-27)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