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02期 2014/04/01 出刊/ 半月刊

 

 

歷史研究所入選優良論文彙整

【文/許宏勛 (客家學院電子報編輯)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年度: 97

作者: 陳雪娟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6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文以清代到日治時期南桃園地區中壢十三聯庄為研究主軸,探討聯庄網絡的形成與變化。本文從開墾背景、祭祀範圍、地方菁英與國家政權四大脈絡,分析此地區人群的活動情形。

開墾背景方面,中壢十三庄存在著閩業主客佃戶的現象。這個地區的閩籍人數較客籍人數稀少,但是卻握有大租權;然而自道光年間之後,板橋林家收購北臺灣的茶埔,其中也收購了中壢十三庄閩籍郭家業主的田地,造成郭家在當地威望衰退。中壢十三庄的客佃掌握了這個時機,開始透過血緣與語言的連結,在這個區塊相互聯繫以抵抗境內的閩籍大租戶,在一來一往之間挑起了這個地區的業佃衝突。

祭祀範圍方面,當中壢十三庄日漸形塑之後,當地的客人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凝聚彼此的勢力,地方菁英們經由在地廟宇平鎮褒忠祠與中壢仁海宮的連結發展他們的權力網絡,到了日治時期更發展出一套全臺獨有的輪祀制度穩固彼此的向心力,今日中壢平鎮的發展會如此密切,就是受到這套輪祀制度的影響。

地方菁英部分,當中壢十三聯庄形成之後,境內的地方菁英開始角逐權力,他們透過參與廟宇的活動來擴張他們的勢力,因此這批地方菁英是主導十三庄發展的主要推手,也是輪祀制度的推動者。

國家政權方面,本文分析日治初期到末期,總督府在中壢十三庄推展的各項建設。其中,對這地區影響最大的是日治末期推行的寺廟整理政策,因為寺廟整理破壞了十三庄的輪祀制度,對當地百姓的生活造成衝擊。

總而言之,本文從上述四大脈絡觀看中壢十三庄的發展,並透過大量的清代契約文書與日治時期的調查紀錄,還原中壢十三聯庄形成的時空背景。此外,經由開墾背景的分析與地方人群活動範圍的研究,也從旁解說了北臺灣義民信仰之所以有新竹枋寮十五聯庄與中壢平鎮十三聯庄兩大系統的原因。

 

 

 

 

 

 

日治時期南臺灣的山區開發與人口結構:以甲仙六龜為例

年度: 97

作者: 王和安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畢業年月: 96.1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文以日治時期甲仙、六龜地區之客家移民與樟腦業的開發為主軸,借用「殖民治理性」(colonial governmentality)、「地方菁英」(local elites)等兩種概念,來分析日本殖民當局的殖民政策,從有關臺灣山區的開發政策包括「移民」、「衛生」、「理蕃」、「樟腦」等要項著手,討論1895年之後,從新竹州(今桃竹苗地區)的客家移民進入甲仙、六龜地區的過程、移民規模及其與當地樟腦業發展之間的關係。甲仙、六龜地區的客家人相較其他高雄地區客家人的特殊性在於:日本政府因經濟上的需要,而有計畫性的將新竹州的客家人移入於此地區。殖民當局重視樟腦業、移民擁有開採樟腦的專業及資本、甲仙、六龜地區含有豐富的樟腦產量,三者之間相互連結的主要關鍵,即為「樟腦業」。

甲仙、六龜地處山區,殖民當局為有效開發此區的樟腦業,必須克服兩大問題,便是「生番」與「衛生」。如何有效開發山地資源的關鍵工作,便在於與原住民的種種關係如何互動,以順利且有效取得所需的資源--「樟腦」;另外,日本移民渡台之初,水土不服,以致疾病叢生,正值壯年的勞動人口死亡率偏高,為改善台灣的衛生環境、增強內地人、本島人的免疫能力,以確保生產勞動力的充足,為總督府所要解決的重要工作。臺灣總督府在進行山區開發工作,在「移民」、「衛生」、「理蕃」、「樟腦」的推行上,充分表現出日本政府的殖民治理性。即殖民政權為有效取得樟腦資源,有計劃引入大量的勞動力(移民),並確保勞動力不至於因衛生環境的不佳而造成無謂的損失(衛生),以國家力量介入管理此區的衛生環境,加以改善,以便能夠有效的開發樟腦資源。

有關新竹州的移民,在開發樟腦業的過程中,必須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透過政府政策到此區開發樟腦的移民有多少?而並非藉由政府政策,以私人名義移民來到此區開發樟腦的人又有多少?」若能解決此項問題,便可針對移民的原因作更進一步的分析。

移民與其後裔在樟腦業開發之後,逐漸成為地方社會的領導人物,二次戰後,甲仙鄉的歷任鄉長多為移民或其後裔擔任,客家人成為甲仙鄉的政治主力。另外,移民對於地方社會的文化,亦有深刻性的影響。移民當時所帶來的「義民爺令旗」之義民爺信仰,在戰後逐漸發展建廟為「甲仙義民褒忠亭」,成為地方公廟之一。而當時為解決腦丁食用蔬菜問題所帶來的「芋頭」,在戰後推廣種植,成為現今甲仙推動觀光文化的指標,即「甲仙芋頭節」。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