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02期 2014/04/01 出刊/ 半月刊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入選優良論文彙整

【文/許宏勛 (客家學院電子報編輯)

 

臺灣客家宣教: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客家宣教中會」為中心

年度: 102

作者: 古儀瑩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畢業年月: 102.06

獎助金額(萬元) 4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文主要探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客家宣教中會」之成立與發展。1980 年代起有一群牧者提倡設立客家中會,以確立宣教之主體,並擁有宣教之自主性。在這過程中經歷了許多討論,透過文獻資料和口述訪談來了解「客家宣教中會」的歷史與變化,以及客家地區之教會在加入或不加入客家中會時的考量為何。

長老教會傳入臺灣始於1865 年馬雅各醫生(Dr. James L. Maxwell)開始在南部展開宣教,而北部地區的開端則是加拿大馬偕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於1872年到淡水進行宣教。南、北部宣教師們各自在其教區宣教、管理。宣教師來臺之初便學習當時臺灣人口佔大多數的福佬人的語言,以便溝通和傳講基督教訊息。南、北部的宣教師們曾到過客家地區宣教,但少有宣教師刻意學習客語來傳教,仍以福佬話為主要的宣教語言。

為了增加客家地區的宣教資源,1950 年代起便有牧者組織客家宣教相關單位,以及將聖經翻譯成客語。至1980 年代後,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設置「客家宣教委員會」,負責全臺灣之客家宣教工作,聯繫各中會辦理相關事務。長老教會是以「中會」為宣教主體的架構,中會管理所屬教會的財產和人事,一些客籍牧者認為唯有成立客家中會才能真正進行客家宣教工作,因此開始進行籌備、舉辦研討會、說明會等,以新竹中會(範圍含括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客家地區的教會為主,說服各客家地區教會加入並成立客家中會。2000 年因加入之教會僅13 間,未符合規定之15 間教會,先成立「客家區會」,其中自新竹中會轉出12 間,自高雄中會轉出一間美濃教會。2007 年教會數量達到15 間,升格為「客家宣教中會」。經客家委員會於2004 客家人口調查報告顯示,全臺灣客家人口佔50%的地區有49 處,以此比照加入客家中會之教會數,差距甚大,本文將探討教會加入或不加入之因素。

本文之研究成果有三個貢獻。第一,透過文獻資料及口述訪談,了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客家宣教及客家中會之歷史。第二,釐清客家宣教中會之現況與問題,宣教不分族群。第三,受社會變遷影響之下,客家文化(語言)難以在客家地區之教會被使用及呈現。

關鍵詞: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客家宣教、客家教會、客家宣教中會、客語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現階段客家文化資產傳承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

年度: 102

作者: 鍾春枝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畢業年月: 101.06

獎助金額(萬元) 4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文以觀音鄉的社區故事為背景,從地理位置、海島型氣候環境等自然景觀,加上人文色彩的環境因素,自然與人文兩者的條件,形構社區歷史發展的軌跡。有如:海岸線的千年藻礁生態、海水浴場的觀光休憩、養殖魚貨產業、農業耕作開墾、後現代工業的文明、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族群政治經濟的地位和立場、大環境的教育政令..這些都是推動觀音鄉社區發展的主因,也是觀音鄉重要的文化資產寶藏。再者,全文主要探討客家人佔多數的觀音鄉社區發展中,客家人如何主導社區發展?客家人扮演的角色?客家文化對社區發展的影響及客家文化的消長情形。至於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作更深入地探究現階段觀音鄉的社區發展與客家文化資產傳承議題之間的互動關係,唯有深刻的體認客家文化資產傳承的意義,才能夠更加了解客家文化資產在社區發展的價值。

關鍵字:觀音鄉社區發展、客家文化資產、傳承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國小學童客語混腔及其因應策略研究:以桃園縣三個國小為例

年度: 102

作者: 黃秀嫻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1.06

獎助金額(萬元) 4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童客語混腔的情形,同時了解家長對於孩子發生客語混腔的看法,並嘗試分析造成客語混腔的成因以及因應策略。

客家語是一支多樣腔調的語言,大家或許覺得不標準沒關係,聽得懂能溝通就好,可是反觀,客語比賽、客語認證又為何如此強調腔調的正確性呢?因此,站在客家語要傳承的重要角色上,客語混腔似乎不得不重視。研究方法分兩階段,第一階段: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國小學童客語混腔的成因與因應策略研究問卷。調查對象為南桃園縣三個學校之六年級孩童的家長98 位。調查所得資料經編碼登錄後,應用SPSS/19 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第二階段:針對有客語混腔的學童進行深度訪談並收集語料,以期能呈現客語混腔的實際情形和補充量化結果。

本研究之結論歸納如下:

一、樣本中,六年級孩童有近四成的有客語混腔的情形。

二、孩童客語混腔與客語學習的語言環境和接觸時間點有關。

三、客語混腔和學童沒有一種流利的客語腔調(客語能力)有關。

四、客語混腔的因應策略

(一)經由學校鄉土語言課程的配合,先學習一種腔調:我們無法避免孩子在家

裡、社區中跟會說不同客語腔調家人或鄰居說話。再則,客語本身就是一

支多樣腔調的族群語言,我們無法讓它的腔調變單一,因此,學校客語課

程,儘可能配合家中常使用的客語腔調開課,並留意學童學習過程中客語

師資腔調的一致性。

(二)精熟客家語能力:在家、在學校、在社區多使用客語並利用大眾傳播工具

多聽、多看輔助客語學習;多參加各項客語文競賽和客語認證以端正發音。

 

關鍵字:客語、客語混腔、語言環境、語言習得、語碼轉換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清代臺灣客家人文的人際網絡─以吳子光為中心

年度: 102

作者: 呂欣芸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畢業年月: 102.01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清代臺灣地處邊陲,拓墾之初文教不興,即使到了清中葉以後文風漸盛;但遇有原鄉文人雅士來臺,士紳富戶爭相接待,甚或聘請為師。吳子光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從廣東省嘉應州梅縣來臺定居,寓居岸裡社。吳子光於同治四年(1865)中舉,一生以教書為職,門下多俊秀,例如:丘逢甲、謝道隆、潘永安、呂汝修等等。光緒九年(1883)逝世,享年六十有五。吳子光身為「科舉社羣」的一員,在臺灣建立起人際網絡,本文的目的就在於透過研究吳子光人際網絡的形成,進而了解此一人際網絡對臺灣的影響,以及這個網絡的特色。

本研究透過吳子光人際網絡的一個案例,呈現出吳子光在臺灣落地生根並發展,這是一個「在地化」的過程。其人際網絡因為舉人吳子光是一位兼具文人、教育家與學者身份於一身且擁有權力與官員對話的客家人,使得他所形成的人際網絡特色是:這是一個以客家人為多數的人際網絡;是一個致力於本土文化與教育發展的人際網絡;是一個雙核心的人際網絡;更是一個勇於為臺灣發聲的人際網絡。而這著以吳子光為中心所的人際網絡對臺灣的影響有:一、人才的培育;二、提升臺灣中部地區文風;三、文學作品的保存與刊行;四、主網絡的擴張,次網絡的形成。這個人際網絡如同圓圈一樣的循環,與吳子光相互回饋,其人際網絡的對臺灣影響深遠,其網絡特色鮮明而且獨特,堪稱臺灣中部第一與臺灣客家第一。

 

關鍵字:清代臺灣、客家、吳子光、人際網絡、科舉社羣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臺泰跨國婚姻文化適應現象:以南桃園客家庄泰籍妻子為例

年度: 101

作者: 覃培清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1.1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論文以南桃園客家庄內的泰籍妻子為研究對象,採用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的方式來了解泰籍妻子婚後在臺灣的文化適應狀況,所得結果如下:

一、泰籍妻子的家庭背景非常重要,因為跨國婚姻的泰籍女性的社會階層背景,往往影響到他們來到台灣的各種生活適應問題,同時也可以呈現出臺泰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筆者將報導人分為兩大類:華裔與非華裔。華裔報導人的家庭經濟優良,生活品質很好,屬於中產階級,在都市的華裔報導人多從事貿易或為企業家,鄉下華裔報導人擁有大量的土地,因此經濟地位比當地非華裔的農業家庭高。有些非華裔報導人的娘家父母親為公家機關的雇員,她們的教育程度比農業家庭高,她們經濟地位也比來自農業家庭的報導人高。來自農業家庭的報導者,為了提升自己與家庭的經濟地位,大多數在高中畢業以後就遷移到大都市工作。這些原生家庭背景與婚前的教育程度、工作經驗等,均形成泰籍女性選擇締結跨國婚姻的條件基礎。

二、不同於其他研究臺灣與東南亞的跨國婚姻具有商品化的現象,本研究的臺泰跨國婚姻的締結方式都是自由選擇的婚姻,雙方的婚姻建立在自由戀愛與有感情的基礎上,而非藉由仲介公司的介紹而結婚。這一點為本研究報導人的特色,特別是鮮少研究探討因自由戀愛而締結的臺灣與東南亞之跨國婚姻。在婚姻條件建立在全球化之人口流動的情況下,無論是女方遷移、男方遷移、或雙方都遷移的情況下,這些均是促成本研究報導人有機會認識結婚對象的主要因素,當他們互相認識之後,在交往的期間也會開始考量對方是否為自己的理想婚姻對象。本研究的泰籍妻子大部分考慮嫁給台灣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泰國一般對台灣具有正面的刻板印象,她們有些來自泰國一夫多妻的家庭,因此大多希望自己未來的家是一夫一妻的理想家庭。 ….

 

關鍵字:跨國婚姻、婚姻坡度、泰籍妻子、生活調適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新竹地區的客家社會統治:以《警友》雜誌為例

年度: 101

作者: 陳俊安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1.6

獎助金額(萬元) 6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早期日人的客家認知主要沿襲清代臺灣方志及西方文獻的看法,對於客家印象來源概分為兩大類:一、為史料文獻,二、為實際接觸的經驗。日警依實際管理客家聚落的經驗有較完整的客家記錄。民間日人的客家認知原則上仍建立在官方論述的基礎下,但對於客家觀察的面向則較官方廣泛,期間報紙與雜誌對客家有深淺不一報導,顯示日人對於客家的生活、文化、產業等興趣。日人的臺灣客家社會印象則是由日本殖民者以選擇、形塑、收編等方式所形成的客家印象。新竹地方政府發行《警友》機關報的方式,投入地方事物報導與警察專業領域探討。作為試驗的先鋒性質刊物,除建構知識體系外,更可藉此訓練殖民官吏自身專業與地方瞭解,甚至形成政策。隨著總督府對臺深入的統治,沿山地區的客家族群也成為官方重視對象,如何建立客家知識將攸關日後地方統治之優劣,而客語學習成了客家知識體的重要架構。《警友》本身為地方政府刊物,其論述多為官方說法,在地方統治層面,可以窺探出當時地方官員對新竹地區的看法,以及政策如何影響地方。

新竹地方政府管理新竹地區的兩大系統,主要以警察體係與街庄役場來動員或組織民眾,而警察可謂殖民政府治理臺灣的主幹,透過各項主兼辦業務來管理民眾。從《警友》的警察客語會話教材,隠約的透露了殖民管理者細緻的操作痕跡,經由各項業務推動樹立了警察「文明」與「權威」的形象,這些形象來源基礎是來自於「知識」的掌握,透過對人的掌握與法規的運用,由上往下地對臺人進行規訓與改造。

 

關鍵字:客家印象、清代方志、警察勤務、客語、客家義民祭、客家知識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文化保存與文化治理:以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為例(2005-2010

年度: 101

作者: 涂美芳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1.1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新竹高鐵都市計畫的發生,寧靜的新瓦屋林姓傳統客家聚落被劃定為公園預定地,範圍內30 多棟老建物必須剷平,因地方陳情及公部門文化政策支持得以倖存、2005 年以都市計畫法劃設為全台第一座客家文化保存區。本論文以TonyBennett 治理性(governmentality)概念出發,首先,關注在此文化保存過程中,公部門執行團隊如何在看似對立的中央與地方、傳統與創新文化、新舊居民及地方文史工作者不同期待的拉扯及政策限制下,形成經制度、程序、分析與計算的治理主軸,在文化技術執行上發揮能動性,並建構出客委會籌備處當下承載的客家文化政策脈絡。

再者, Bennett 認為博物館的文化治理與展示是政府權力裝置的一環,透過長期參與觀察與深入訪談,細緻觀看此座博物館中各項展示爭議的發生場景,在此空間權力部署中,忠孝堂祖先公廳的保留、集會堂9 尺玻璃屋的興建到入口種植的樟樹,的確可以回應他所說展示的選擇如何作為提供權力的表述與工具,但是此外也發現,地方居民服膺的不只是權力的宰制,在籌備處遷離到縣府的接管、權力運作與政策混亂之下,已自成一格的發展出保存區自主運作的方式,建構起社區的自我認同。

客家文化設施的討論議題經常單獨就政策或展示協商作為主題,本文期透過此微小卻細緻的保存歷程分析,回應Bennett 文化與政府治理間實踐對話的可能,同時也藉此視角尋求客家文化或明或隱的文化價值意涵如何鑲嵌其中。

 

關鍵字:文化保存、文化治理、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枋寮義民廟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

年度: 101

作者: 林柔辰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1.6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文以枋寮義民廟的21座分香廟為研究主軸,探討義民爺信仰由清領時期、經日治時期到戰後的變異,其發展機制、傳播媒介與傳播動力,而在在地化的過程中,保留了哪些義民爺信仰「原鄉」的內涵,又做了何種改變以適應大環境,希望能進一步呈現臺灣客家義民爺信仰多樣化的史實,以及此多樣文化形成的背景知識及其所體現的時代意義。

影響分香廟在新移居地發展的因素,包括:北客是否為優佔群體、信仰人群如何處理祖籍神與聚落中其他神明的關係、靈媒(鸞生、乩童)及其辦事能力等。其中,乩童的有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做為締結北客、義民爺信仰與新移居地居民三者的關係間,具有穿針引線的功能,強化義民爺信仰的凝聚力。

分香廟呈現義民爺信仰的演變方面,本文以枋寮義民廟為比較基礎,從義民爺牌位、神像、祭典活動與墳塚等方面進行討論研究發現,分香廟義民爺信仰的演變,仍是奠基於祖廟的模式之上,與祖廟相關的歷史事實、靈驗傳說、祭典儀式,都可能成為分香廟繼承、模仿,乃至於改造的元素。分香廟的信徒「創造」出諸多異於祖廟的信仰方式的原因,一方面是義民爺信徒與未信仰區居民間,長期的互動、交流的結果,一方面則牽涉到義民爺神格的曖昧性,分香廟信徒透過各種方式,不斷地提升義民爺神格,增強其神力與信徒的信仰力。

1980年代末期,客家文化社會運動興起,將義民精神與客家精神畫上等號,以及1999年褒忠義民廟聯誼會的組成,使原本分香廟獨自發展的義民爺信仰,加入變動因子。聯誼活動提供各義民廟間交流的舞台,其中上演著枋寮祖廟與分香廟、義民爺信仰大傳統與小傳統間的協商和對話。總之,義民爺信仰是因地制宜、與時俱進且持續在發展中的。

 

關鍵詞:義民爺信仰、枋寮義民廟、分香廟、再移民、在地化、神格化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年度: 101

作者: 黃鉯玲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1.6

獎助金額(萬元) 4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臺灣自1980年代後期客家運動開始之後,有關客家的所有文化都逐漸的被國人所重新認識,包括客家過去的生活、穿著、使用器具、飲食…等。此時的臺灣正值政治氣候與社會氛圍的劇烈改變,「族群」的議題成為高度關注的議題,各種社會運動興起,推動族群文化的風潮因而快速湧現,客家飲食研究也在這樣的趨勢下逐漸被重視。

但在全球化和飲食消費化的影響之下,現代人幾乎都以外食、異國飲食為主。近年來,客家委員會朝多元化、精緻化的方向深耕,特別在客家飲食方面。整個客家意識的抬頭,或客家論述當中,以族群邊界理論來看,客家菜有它重要的象徵意義,很重要的一塊是客家菜區隔了與閩南的差別,形成了一種族群邊界。

客家飲食一方面被政府支持,變成一種消費化、客家餐廳、甚至變成一個客家節慶等等,而變得非常的重要;但在另一方面客家飲食在日常生活的傳承卻在流失。因此,客家飲食表面上好像是很聲勢浩大的,可是實際上它做為一個族群傳承的過程是有危機的。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要去理解,假設客家飲食是一個很重要的族群象徵的話,那它在當代的傳承狀況是什麼樣子?它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傳承的狀態?世代之間對於客家的認同是否也在轉變?

本論文的目的即是:

一、客家菜在政府政策的影響及飲食商品化的狀態下,產生什麼轉變?

二、客家菜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如何被傳承?及探討其中產生的族群邊界與族群認同。

研究結果發現,客家飲食在日常生活中的傳承,它隨著權力的崩解、性別的角色轉變,而出現危機,但是透過客委會跟飲食消費的結果,客家菜卻變成一個新的符號意義,活躍在臺灣社會,所以客家菜它已經脫離一個日常生活的脈絡,變成一個新的消費的商品。

客家飲食的傳承,已經從家庭進入到市場。家庭中客家菜烹調的技藝傳承可能在消退,但是客家的認同可能因為政府的宣傳、餐廳的大量增加,所以客家認同是上升的,因此客家菜的內涵與傳承模式已然改變。

 

關鍵字:客家飲食、族群認同、族群邊界、傳承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

年度: 101

作者: 蔡宜娟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1.6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每當論及客家女性,外界對於客家女性多會給予肯定,讚譽客家女性為好妻子、好母親,甚至是好媳婦;如「家頭教尾」、「田頭地尾」、「灶頭鑊尾」、「針頭線尾」等描述。「四頭四尾」集養育、農務、廚事、縫紉於一身的多重形象,來 肯定、讚譽客家女性的犧牲奉獻以及勤敏能幹;至今,傳統的客家社會依舊以此 標準,來做為教育下一代的規範準則。然而,這套客家女性論述是否影響著現代 的客家女性?當今的客家女性如何看待這套客家女性論述?

在文化傳承和性別角色的養成中,家庭扮演很大的影響力,為性別提供社會 角色,使個體合乎社會文化中對該性別角色的期待,其中客家族群,客家女性扮 演著家庭中文化的傳承者與重要角色,於家庭的生活中繼續傳承於下一代。傳統 客家女性在客家文化傳承的脈絡之下扮演著文化傳承以及性別角色養成的重要 角色。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客家母親如何發展自己的家庭價值觀,以及她們如 何詮釋和處理客家傳統與現代的客家社會之間的緊張關係。

研究發現,在與時代變遷過程中,年輕客家女性在現代社會中的經歷確實有 別於刻板印象中的傳統客家女性身影,表現於女性意識的發展與女性地位的提升 上,她們重新檢視與定義傳統美德的合宜性,且著重於突顯「自我」的主體和客 家女性的能動性。

 

關鍵詞:母女關係、客家女性、婚姻、家庭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當前客家宣教之分析:以中壢地區客家教會與信徒為對象

年度: 101

作者: 林恩銘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1.6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近十多年來受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成立,客家社團、客家活動的舉辦,使得客家族群的客家意識逐漸抬頭。在教會當中,雖然因著普世宣教的概念將福音遍傳萬族萬民當中,且基督宗教傳入台灣已超過百年,有多位宣教師與差會投入客家宣教,但因著台灣客家族群固有文化以及大環境的影響,使得台灣客家族群信仰基督宗教之比率僅只有0.3%的人數。近十多年來隨著政府部門與民間社團對於客家族群的重視,使得教會當中的牧者與信徒也開始看重客家族群的需要,致力於客家宣教之事工發展。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最早投入客家宣教,且客家宣教組織與規模最多且最完善的教派;台灣崇真會的成立就是看重客家宣教之異象,為了客家族群的福音得著而成立的教派;中華聖潔會來台成立秉持著母會瑞典聖潔會的宣教精神,至最偏遠且福音尚未遍傳的鄉村從事宣教事工,而客家族群在當時的年代(1953 年)看來即是處於偏遠地區且福音尚未遍傳之地,因此成為中華聖潔會從事宣教的對象。前述三大教派是目前全國從事客家宣教最主要的教派,本文的出發點在於許多教會團體對於客家宣教皆提出不同的宣教策略,且筆者參與過不同的教派的聚會也體會到不同的教派對於客家宣教所做的宣教策略皆不盡相同,筆者期望透過本文來探討當前的客家宣教之事工推展。

本文運用田野訪談與參與觀察法做為研究之方法,理論的探討是運用宣教學與族群理論為本文的理論架構,並且因著受訪者所闡述的內容而配合運用都市化、社會連帶以及理性選擇等相關概念來做討論說明。章節的安排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是對於本篇論文的概述以及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的說明;第二章是文獻回顧,分別針對宣教、客家宣教以及族群理論等本文所運用的理論與概念,回顧前人所做過的討論,期望能夠有所啟發且運用到本文的研究當中;第三章是三大教派的比較以及三大教派所屬地方教會之比較;第四章主要是探討信徒的信仰歷程;第五章以1.族群文化與基督教文化之詮釋;2.客家族群不易信主因素探討等兩個部份來分析受訪者所做的闡述;第六章是結論,藉由回應本文的待答問題來做綜合說明本研究之發現。

 

關鍵字:宣教策略、客家宣教、文化詮釋、教會、祭祖、客家文化。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被遺忘的外省客家移民-戰後河婆客的集體記憶與認同之分析

年度: 100

作者: 藍清水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0.1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目前臺灣的族群分類,並未考慮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四大族群內部的歧異性,因此,以均質化的方式進行族群研究,往往無法解釋現存的現象。1945年之後由大陸各省市遷臺的外省客家人,既被外省人研究所忽略,也完全不在客家研究的視野之中。

透過回溯河婆客家移民的移民過程,發現戰爭與天災是促使他們移民的推力;觀察他們在臺灣生活的適應情形,則移民網絡既是牽引他們移民臺灣的因素,也是生活適應上的重要社會支持;客家語言的保存與擂茶飲食習慣的延續,不但連結了祖籍地認同,強化了客家認同意識並使客家文化得以長存;宗親會與同鄉會則在凝聚移民力量與協助生活適應與增強族群認同均起着積極且正面的作用,祖廟在廣東省揭陽河婆鎮的三山國王信仰,則成為河婆客家移民信仰的中心,藉由每年元宵節三山國王遶境的攑王爺儀式,河婆客家移民得以進行公開宣示,且藉此凝集、振奮並重現與原鄉連結的集體記憶,三山國王信仰與攑王爺儀式且成為整合在地人與河婆客家移民進行在地化的媒介與途徑 ;而最主要的是經由語言、飲食、宗親會、同鄉會以及三山國王信仰與攑王爺儀式而得以不斷地以身體的實踐來再現以及增強集體記憶,又透過集體記憶增進凝聚使認同意識強化。

河婆客家移民兼具外省與客家雙重的族群身分。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族群認同取向,遷臺後的在地化過程,自謀生活的河婆客家移民因為擁有客家族群身分提供了融入在地的捷徑,在族群認同上則趨向於客家認同而非外省人認同,與其他外省人因為有國家機器的庇護反而較難以融入地方社會,在族群認同上內部差異極大其他外省人卻以外省人為自稱,兩者之間出現相當大的差異;國家認同上河婆客家移民與其他外省人較接近,即呈現強烈的祖籍地認同以及自稱大陸人具有中國意識的臺灣人,而非本省人比較高選擇率的臺灣人認同。本研究以河婆客家移民這種既是外省人又是客家人的雙重游移身份,凸顯了目前臺灣慣常以均質化的方式論述外省人或客家人的缺失。

 

關鍵字:客家、外省人、外省客家人、集體記憶、族群、認同、移民、三山國王、河婆客家移民、在地化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遠渡重洋的美食-臺灣客家擂茶的流變

年度: 100

作者: 黃智絹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0.6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自古以來,飲食一直是人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食,最基本的功用就是在延續身體機能,除了食用的功能外,食物背後也隱藏了不同的象徵及意涵,通常最容易辨認的是屬於不同國籍或是特定族群的料理,在食用的同時,我們也無形中進入該飲食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中。而在大陸地區的「擂茶」即是一種流傳悠久的飲食文化。

本研究蒐集了擂茶的相關文獻資料,以文獻來看,大陸地區的擂茶與臺灣的客家擂茶,最明顯的差異性在於對於擂茶的稱呼,大陸地區是以區域性來命名,而臺灣則是標示著族群飲食的特色。在相較之下,關於擂茶的的內容及材料部分也是因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本研究透過文獻的蒐集,比較不同地區的擂茶內容及形製,以及實際訪問臺灣保有擂茶文化的家庭,梳理出擂茶在家庭中的飲食記憶的變化以及擂茶的轉變。

1998 年開始,在地方產業、本土文化意識的抬頭以及社區營造等政策的興起,在家庭中的擂茶被搬上客家飲食文化的舞臺,透過消費行為的模式成為「客家擂茶」。從本研究的觀察中,擂茶到客家擂茶,擂茶飲食文化流傳與轉變,呈現了客家擂茶在地化發展的面向,而這個流變也一直在持續運作當中。

 

關鍵字:飲食文化、集體記憶、客家擂茶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浮羅山背的豆蔻產業與客家族群

年度: 100

作者: 湯九懿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0.1

獎助金額(萬元) 6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檳榔嶼在1786年正式訂約讓與英國,在1796年到1802年間,以及1810年到1816年間,英國人兩度佔領了瑝時所謂的「香料群島」;就在這段期間,豆蔻樹被引進到馬來亞,最初就是傳至檳榔嶼,並獲得大規模的種植,也因為栽培有方而有大量的收成。

檳榔嶼的山上─浮羅山背(Balik Pulau),在這個聚落中聚居於此的大多是客家人,他們多務農,種植各式常見的作物,然而卻與台灣傳統務農村莊所種植的作物有很大不同,在這裡他們種植榴槤、豆蔻、橡膠、丁香…等熱帶植物,而浮羅山背其中尤以豆蔻為著名。在這個聚落中,發現在此地種植豆蔻的絕大多是客家人,並且在瑝地收購豆蔻、銷售豆蔻的工廠也大多是由客家人所經營的。在移民的社會中,人際關係、親屬關係這樣的社會關係網絡結構是十分重要的,初到的移民如何發展其產業,是必須靠許多關聯性的,因此也就創造了屬於他們的獨特性。

因此本研究想要了解,將豆蔻產業放置在族群經濟的概念裡,族群在此產業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經濟活動鑲嵌於社會結構之中,而在這樣特殊的一個客家聚落中,族群是否會影響網絡的進行?本研究採用田野調查法,進行實地的訪談以及資料蒐集,並佐以相關文獻來進行回顧探討。

 

關鍵字:馬來西亞、浮羅山背、豆蔻、客家、族群經濟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客家特色產業與地方發展:以銅鑼杭菊為例

年度: 100

作者: 黃詩瑜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0.1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自民國七十八年以來,一鄉鎮一特產的政策推動開始,各個地區開始為了提升地方特色而努力。一鄉鎮一特產的政策以其在地性、獨特性、文化性,來創造新的地方觀光價值,協助傳統產業的升級與轉型,讓生產活動更有效率,也提升了產品的品質。

銅鑼杭菊產業在銅鑼地區民國四十年代就有蹤跡,到現在為止仍有種植,甚至成了銅鑼鄉的地方特產,而本論文的目的即是:一、了解杭菊產業及地方發展之意涵。二、以銅鑼鄉為例,探討銅鑼地方的歷史、地方特色及產業文化,並且探究一鄉鎮一特產對地方發展的影響。三、了解銅鑼地區居民地方認同的情形,深入探討杭菊產業的推展與地方居民之認同感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銅鑼地區的杭菊產業帶動地方發展的成果只是少數,但是周邊的建設,例如:桐花公園、九湖自行車步道、九湖觀景台、虎頭崁步道、銅鑼科學園區、客屬文化園區等,反而帶動了杭菊未來的發展。在一鄉鎮一特產的影響下,杭菊成為地方聚焦的產業,地方居民對於杭菊做為地方的代表的態度大部分贊同的。但杭菊產業於種植杭菊的花農想法中,認為行銷仍需加強,否則面對大陸杭菊的傾銷,銅鑼杭菊恐會不保。而杭菊與客家的聯結則是與土地土壤性質息息相關,所以因為杭菊依附在銅鑼地區為一個客家農村,所以才被稱為客家特色產業。

 

關鍵字:一鄉鎮一特產、銅鑼杭菊、地方認同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族群產業與網路:以印尼商店為例

年度: 100

作者: 洪珮瑜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0.1

獎助金額(萬元) 4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研究擬從印尼商店背後所隱藏的「客家」族群身分,來探討1980 年代後來台的客籍印尼華人所經營的印尼商店其族群產業、網絡與創業資源的背景為何。本研究有三個研究目的,一是以印尼商店的經營者為受訪對象,探討客籍印尼華人遷入台灣的過程、為何移民到台灣、如何接觸到印尼商店;二是客籍印尼華人如何創業與經營、是否形成所謂的族群產業經濟,印尼商店內部的族群網絡關係為何?最後,從這群客籍印尼華人移居到台灣的因素和適應歷程等,更可以進一步了解他們所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並正視與紀錄下移居到台灣的少數客籍印尼華人的移民歷史與文化背景。

 

關鍵字:印尼商店、客家、族群產業、創業資源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臺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臺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年度: 100

作者: 陳瑞珠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0.6

獎助金額(萬元) 4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洛德.伊薩克(Harold R. Isaacs, 2004)認為族群是集體認同,以「內在」族群的共同文化歷史來源(有共同語言、歷史和文化),和「對外」的表現,兩者之間的互動形成。Linda Basch (1994) 在世界體系理論的全球觀點上,建立跨國主義的理論,認為「跨國」是一種流程,由移民建立和維持多線的社會關係,將他們的原鄉和定居的社會連結。

台灣政府以文化政策促進台灣客家文化的發展,建構新台灣客家人的文化認同。根據台灣客家事務委員會對海外客家文化政策的發展,推動台灣客家為世界客家文化中心,「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與台灣客委會建立密切的往來關係,並把台灣客家文化與認同想像的內涵帶到泰國,影響「泰國客家」的建構。

本研究將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經驗出發,探索他們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情形,將研究目的預設為:一、「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成立與其他組織的互動,主要是與泰國當地老客、泰國政府、中國政府與台灣政府的互動。二、台灣客家文化與泰國當地客家的互動如何形成台灣客家跨國文化與認同?如何應用客委會的客家文化政策推廣泰國客家文化的發展? 三、「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跨國文化活動對泰國客家族群的影響是如何?客家認同是否上升?是否增加更多客家文化的瞭解?

本論文以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為主,其最簡的定義是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的結合。從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設為研究方法的四步驟。研究發現,台灣客家族群的建構有兩個因素:第一,泰國台灣客家的跨國文化,依據客委會促進台灣客家文化發展的影響。第二,泰國台灣客家的認同,與老客互動適應和調整影響的結果。呈現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是泰國與台灣文化橋梁的重要角色。從泰國台灣客家的認同,可發現台灣客家的雙重認同:一方面,他們強調客家族群的認同;另一方面,他們也強調台灣國族認同。泰國當地客家受到跨國新台灣客文化傳承的影響,也開始推動客家文化的傳承。

 

關鍵字:跨國文化、客家社團、客家研究、泰國研究、族群認同。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戰後客家流行音樂的發展與形構

年度: 100

作者: 劉榮昌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0.6

獎助金額(萬元) 4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台灣客家流行音樂有幾個特色,首先是傳統音樂元素的保留,其次是詞作強調族群特色,以及自成一格的市場發展。到底客家流行音樂究竟是如何發展現在的模樣的?

本論文將1981 年迄今的客家音樂發展當作書寫重點,將台灣唱片業及政治力這兩個背景因素理出,,試圖分析作用於客家流行音樂的力量,並建構客家流行音樂生產場域的生產慣習,討論生產慣習如何形構客家流行音樂。為此訪談許多音樂工作者以及從業人員,發現此場域內的生產慣習隨時改變。在時代變遷下,客家音樂工作者因為自己的出身背景有不同方式來面對環境的改變,並且找出方法持續在客家流行音樂場域中競爭資源。

 

關鍵字:客家、族群、流行音樂、慣習、場域。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熟番客家化之研究:以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為中心

年度: 100

作者: 廖志軒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0.6

獎助金額(萬元) 6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在以往漢番關係的論述裡,熟番與漢人接觸以後,熟番向來被認為「漢化」於漢人社會而消失。其實不然。以竹塹地區的竹塹社來說,乾隆年間設立的「采田福地」,一直以來透過每年儀式祭典的舉行,來維繫竹塹社自身的族群認同。

日治時期,竹塹社成立祭祀公業組織,從中所衍生出來的派下員,使得竹塹社後裔的認定有了依據。竹塹社與漢人的接觸,並沒有因為「漢化」而消失,而是以「客家化」的形式,生活在這個社會。

在個案的選擇上,本研究之所以以竹塹社七姓裡面的錢皆只派下做為探討的對象,主要是由於錢皆只派下,自乾隆年間起,便長期擔任通事、土目與屯務要職;日治時期,還曾擔任竹塹社祭祀公業的管理人。這是竹塹社的歷史發展中,一個很重要的家族。另外,官方檔案與契約文書,均有許多關於錢皆只派下的史料,但學者對於這個家族的研究,卻並不多;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在族群分布方面,竹塹社所在的竹塹地區,自雍正年間起,清廷鼓勵漢人前來開墾以後,便有許多粵籍墾民來到這裡從事開墾工作。這些粵籍墾民除了向竹塹社請墾土地,同時也教導竹塹社學習漢人的耕種技術;在雙方各方面長期的接觸下,促使竹塹社逐漸走向「客家化」。不管是文化、風俗習慣、信仰、語言…等各方面,均與客家人無異。所以,由於竹塹地區為全臺最多客家人的地區,而且仍然能夠透過一些特殊的方式,找到竹塹社後裔;使得「熟番客家化」這樣的族群現象,也就因此在竹塹地區最為顯著。

 

關鍵字:熟番客家化、竹塹社、錢皆只派下、竹塹地區、文化轉變、認同變遷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戰後臺灣北部客家茶產業經營性格

年度: 100

作者: 徐幸君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100.1

獎助金額(萬元) 4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北部臺灣茶市場的通路、產品販賣權通常受洋行、茶商所操控的產業結構,當市場轉變或新的茶產品出現,使得原先位居生產、製造為主的客籍製茶業者,特別是製茶工廠,其得以有新的機會,在某些資源與條件許可下,另外成立一個不同台北茶商組織的製茶公會組織。

在北部臺茶演進的歷史過程中,整個生產、製造、銷售的垂直關係上,曾有過不同族群分工模式,亦即生產、製造集中在客家地區,而銷售市場中心則集中在大稻程的福佬籍的茶商。位於客家地區的同族群的製茶業者,包括茶廠與茶農,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程度與範圍的族群資源與族群網絡被拿來使用。雖從現今來看茶廠間並未有很明顯的族群因素作用其中。族群性變得重要是為了與台北茶商有區隔,因此使同族群身分與社會位置結合,亦即他們皆為「做茶」者的認同,在種種條件許可下,得以團結在一起的而發揮力量的組織。

另外,透過北部茶產業案例中,本研究重新檢視客家族群經濟中「保守」特質,並不是一個予生俱來的特質,從在台茶歷史發展來看,這群客籍業者而是在有限資源與環境所展現出來的經濟行為特質,其經營保守性格也是反應其在社會階級的邊陲位置。

 

關鍵字:客家茶產業、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製茶業者、族群性、保守性、邊陲位置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年度: 99

作者: 張慧君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8.6

獎助金額(萬元) 7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新竹峨眉全鄉面積有46.8平方公里,地形分屬於竹東丘陵南段及獅頭山山地的丘陵地,皆為500公尺以下的山丘地形。每年五、六月是東方美人茶的盛產季,由於茶葉細小不利於機器摘採,因此茶園丘陵地總可見一群一群的客家婦女,以熟練的技巧採茶著,她們大多有十年以上的採茶經驗,其中更有自幼年時期便開始採茶者,採茶經驗之豐富,在了解傳統至現今的採茶歷史上是為重要的見證者。以此作為研究訪談對象,這群客家採茶婦女是如何看待「採茶」一事,且「採茶」,此一從小即從事的勞動工作,到婚後、有子女奉養後仍從事採收,婦女個人的生命史中「採茶」作為貫穿生命歷程的主軸,故採茶者的生命歷程與採茶如何相互影響,是筆者所欲探究的主要問題,也是此研究目的。

客家婦女向以勞動形象著稱,本研究發現其工作與家庭中的勞動配置並非一成不變,對於勞動的定義和認知也會隨著生命各階段的歷程轉變而有所不同;筆者將以「採茶」作為主要分析的勞動行為,觀察其勞動生活,並找出婦女們的勞動意識為何。

 

關鍵字:勞動、客家婦女、茶產業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年度: 99

作者: 黃靖雯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9.1

獎助金額(萬元) 10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何謂「東南亞客家」?當代台灣「客家研究」的多位學者把「東南亞客家」定義為「族群」;其中有部份學者揭露「東南亞客家」的身份認同與客家意識為「未開發族群」(underdeveloped ethnicity)。此番論述乃源自當代「族群研究」之理論。然而,上述論述必須放在東南亞各國的社會與歷史脈絡中加以解析方為恰當。以上「東南亞客家」論述之未盡善處亦促使了本論文的誕生,冀以對東南亞地區的「客家」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的主旨在於說明十九世紀英殖民馬來亞的「客家」與華人「方言群」出現的因素與情境。歷史社會學研究輔助於原始歷史資料:海峽殖民地官方原始書信檔案(Straits Settlements Original Correspondence, CO 273)乃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將由下列論述所構成:(一)「客家」與華人「方言群」如何於英殖民馬來亞政府對華人進行分類的過程中出現;(二)1870年代英殖民馬來亞政府制度的形成及其對華人秘密會社之鎮壓;(三)「族群理論」對詮釋「東南亞客家」的適用性,以及(四)現有的既存文獻對「客家」的後設理論,其中包涵中國、台灣與東南亞之「客家」。總括來說,十九世紀英殖民馬來亞的「客家」及其意涵乃先始於英國殖民政府對秘密會社之鎮壓,後建構自英殖民政府對馬來亞華人進行制度化的分類過程;然而,英殖民馬來亞的統治模式與族群分類亦同時受到「在地化」以及「跨國性殖民」的影響,進而形成辯證性的制度化過程。儘管如此,英殖民馬來亞的「客家」意涵之建構過程並不純粹相等於「東南亞客家」的形成。

 

關鍵詞:英殖民馬來亞、華人、分類過程、族群、馬來聯邦、客家、馬來西亞、後設理論、海峽殖民地、東南亞、非馬來聯邦。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從地景觀點探討萬巒居民的地方認同

年度: 99

作者: 徐主驊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9.6

獎助金額(萬元) 6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地景」為本研究的分析概念,無論是具有主觀地位的「地方(place)」或客觀地位的「空間(space)」概念都涵蓋在內。首先,從歷史記憶的層面出發,透過對萬巒居民記憶的回溯,了解他們如何理解、重述萬巒的傳說與歷史事件。再者,從生活實踐層面來看,藉由探尋萬巒居民的日常習慣,了解他們如何與重要地標、儀式活動、特色產品等互動。最後,探究萬巒居民的地方感如何在歷史記憶與生活實踐中體現,又如何進一步將地方感轉化為對「家」的眷戀,而形成其地方認同。

 

萬巒居民地方認同的形成,並不是來自於虛無飄渺的懷想,而是來自於實實在在地與萬巒的互動。此形成過程根基於人與地方的連結,而此連結必然透過與地方的感官經驗而產生;無論這些經驗來自過去、現在或未來,都持續維持著人與地方的聯繫。傳說、飲食、地標、儀式、特產等,皆為人與地方連結的憑藉,由此,萬巒居民對萬巒產生地方感而將自己附著在地方上,更進一步將萬巒當作溫暖與安全來源的「家」,將自己歸屬於地方,最終形成「萬巒是屬於自己的,自己是屬於萬巒的」地方認同。

 

關鍵詞:地景、地方感、地方認同、記憶、生活實踐、萬巒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年度: 99

作者: 徐億君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8.7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文建會在2002年開始推動地方文化館計畫以後,地方文化館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文化設施政策之一。中央和地方縣級單位在近年來全力的推動客家事務,並在台灣北中南地區皆相繼的成立客家文化(物)館,目前以南台灣六堆地區的客家文物館最為完善,其次分屬各地分的客家文化館則各以其功能稱著。但是,當前的課題是這些館舍的營運遇到了現實的挑戰,媒體也相繼的報導這些空間被閒置的狀況,於是有了「蚊子館」的名稱產生,本研究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個案,針對此現象做深入的探究。

 

茲將桃園縣客家文化館興建過程中的參與者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客委會(中央政府)和(縣政府),以及龍潭鄉公所(地方政府)。筆者針對三方進行「深度訪談」,並從其中之對話了解文化館的建設決策與治理過程,以及「文化治理」於其中的軌跡。再者,「桃園縣客家文化館」在建設過程中,除了「客委會」與「桃園縣文化局」為主要決策和參與者外,地方文史工作團隊或是相關地方團體的參與在治理過程中的重要性,亦為本研究主要想探究的重心。

 

研究發現,相較於2006 年,這兩年來的觀察可以發現層級間的衝突,經過時間的緩衝後,有了大幅度的轉變,除了因為政府單位主管人員的輪替之外,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有了改善是很重要的因素。此外,地方社區和居民對於這項計畫的態度,也在政府部門積極的作為下開始接受,從剛開始的反對和質疑,在成為蚊子館到重新開幕後的過程中,逐漸轉為支持和鼓勵,這些實際的改變可以在館舍的參觀人潮增加中被發現,儘管未來的發展仍就有著不少的挑戰,但在這些觀察過程中,仍就可以發現其發展的潛力,期待館舍能夠自各機構間的互相扶持下,獲得良性的永續發展。

 

關鍵字:桃園縣客家文化館、治理、文化治理。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六堆地名與客家發展

年度: 98

作者: 劉相宜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8.4

獎助金額(萬元) 6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論文主要是針對六堆地區的地名做研究,並探討六堆客家人由原鄉移民至臺灣後,在開墾過程中所發生種種地名上的演變,其對客家現在及未來發展的影響。

 

首先,由歷代占領臺灣的國家來看漢人何時定居臺灣南部?客家人在這段時間裡有多少人來台?何時開始在下淡水地區開墾?並從其祖籍及客家話在中國大陸分佈的區域來做推測。

 

再來是六堆名稱如何形成及被定位?至今六堆組織的功能為何?並從自然環境、與原住民的關係及行政區域的劃分來探討六堆的範圍。對地名的探討則是從村莊中部落小地名在地方開發、水利發展及分類械鬥中來論述,針對各個鄉鎮的情況做分門別類,每個地區地名來由並不完全相同,要從地名的特性上得知。

 

此外在語言及詞類上也可以看出地名受到的影響,除了原本講的四縣客家話外,在臺灣多元族群的環境及歷代不同統治者的交替下,語言受到的變化,並從詞語的分類去分析地名的來源。

 

最後,再由文學及文化上來做分析,從民間文學中去了解一般民眾的生活情況,當地人流傳的文學有哪些?藉此可以看出六堆客家人真誠樸實的一面,而文化上則是強調客家人在面對外族統治時的應變能力。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隘墾區伯公研究:以新竹縣北埔地區為例

年度: 98

作者: 吳聲淼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8.1

獎助金額(萬元) 7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在台灣的開發史上,人與土地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而具有土地神性格及民生功能的土地公,便依附在人與土地的共生關係上,人在有形無形中仰賴土地公,土地公所扮演的是人與土地依存的媒介。人與土地、土地與土地公、土地公與人,三者間的相生相輔,衍生出種種的信仰習俗。土地公廟是台灣非常普遍的廟宇,以土地公為主祀神的廟宇居最多數,土地公的設置,往往與人群聚集勞動以及聚落的形成有關,因此,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有土地公。

 

北埔地區偏處新竹城東南山區,漢人入墾之前,向為原住民的生活空間,姜秀鑾於道光15年(1835)武裝進入北埔,擊退原住民,並招佃開發山林埔地,吸引大批的漢民從事開墾,終至取得土地,墾民得以成家立業,定居於此。開墾當初,聚落居民為求在地的平安,有時僅三、五戶也會設置一個土地公來祭拜。在北埔地區稱土地公為「伯公」,稱土地公廟為「伯公下」,庄頭庄尾隨處可見。在1939年增田福太郎的《台灣の宗教》書中,指出台灣民間信仰是以天公、土地公和媽祖為中心展開的,可見土地公在台灣人心目中重要的地位。

筆者走訪北埔地區發現了百座以上伯公,祂就坐落在住家的附近,早晚到伯公下上香奉茶,成了家中長者每天的大事。家中有婚喪喜慶、子弟赴考、服兵役、求職,都得到伯公下前禮敬,祈求平安順利。事實上,伯公的蹤跡並非僅見於庄頭、田間,在其他地方也有祂的坐落,如墓旁(后土)、宗祠廳堂內(土地龍神)、一般神明的廟宇內均有供奉,由此可見伯公對北埔居民關係之密切,可謂北埔客家居民最親近之神祇了。

過去對於北台灣客家地區的伯公研究或偏於伯公類型的分類;或著重於伯公祭祀圈的討論;以及伯公廟建築型式的研究。北埔是金廣福墾戶武裝移民墾成的地區,有強而有力的墾戶所領導,支配地方,而以此隘墾區土地伯公信仰為範圍,從事人與土地關係的研究,則甚為缺乏。因此,本文希望透過對小區域社會發展的了解,探究北埔伯公信仰現況、武裝拓墾與北埔伯公、聚落環境與北埔伯公、北埔伯公與社會變遷等研究;其中特別針對北埔地區武裝移墾以及墾首地方強力的支配下,土地伯公信仰的發展情形,做一深入的探討。

關鍵字:隘墾區、墾戶首、伯公、伯公下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台灣客家獅之研究

年度: 98

作者: 楊惠如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8.1

獎助金額(萬元) 7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客家獅為一涵蓋戲劇、武術、舞蹈與音樂等元素的表演藝術,是台灣地區罕見的舞獅種類,亦是客家人特有的傳統文化之一,卻因為長期不受重視而一度面臨消失的命運,雖然近年來在客家意識高漲下又日益復甦,但因為文獻闕如,人們對於客家獅的了解仍相當有限。

本研究的範圍包括全台灣有客家獅團的縣市,研究方法以田野調查法為主、文獻分析法為輔,研究目的為調查客家獅的源流與分布、探討客家獅的組織與運作、彙整客家獅的表演內容以及分析客家獅的意涵,希望全面性的建構出客家獅的整體面貌,再探討客家獅的現況、危機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客家獅約於清道光年間隨著廣東省嘉應州、惠州和潮州等地的客家人渡海來台,日治時期受到壓抑而停滯,光復之後復甦,五O年代因為經濟起飛、年輕人進入工廠而中斷,近年則因為客家意識的興起,客家文化活動的增多而再度興起。  台灣目前現存的客家獅團有42 團,其中大都是附屬於學校的社團和社區發展協會中,主要分布於新竹縣、苗栗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等客家地區。

客家獅完整的表演稱為「全棚獅」,包括獅套和武術,獅套的角色有靈獅、大面、小面,內容為靈獅和大、小面三者間的互動。草蓆的使用迥異於其他舞獅,為客家獅的最大特色。客家獅和武術的關係密切,是因為生活環境與歷史背景所造成。

客家獅早期的表演時間多為春節期間或廟會慶典,現在則多以開張、動土以及客家文化活動中,主要取其祥瑞驅邪之意。客家獅傳台之後受到社會變遷以及外在環境和人文因素的影響,在表演內容及角色結構上各不相同,有的融入醒獅或台灣獅的元素,有的則自行創新。客家獅表演中的音樂以打擊樂器為主,包括鼓、鑼、鈸,藉震撼的聲響帶出表演時的氣勢。

  客家獅團目前面臨成員年齡偏高、學校推動困難等危機,建議從研究、保存、推廣、傳承四方面著手。

 

關鍵詞:舞獅、客家獅、客家文化、客家武術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探討宗教社群的組織活動與信仰特色:以中壢慈惠堂為例

年度: 97

作者: 陳倚幼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7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慈惠堂信仰在台發展將近六十年,吸引眾多人們成為母娘的契子女。本研究將以社群研究作為理論基礎,探討慈惠堂信仰作為一個宗教社群的同時,其參與者的歸屬感以及認同感之情形。筆者希冀對慈惠堂信仰的研究,能夠為新興宗教提供不同思考的新方向。研究地點上,擇以中壢慈惠堂透過組織活動、信仰服裝以及族群關係等面向進行深入探討,以能夠確切的對宗教社群有著全面性的掌握與理解。

本研究發現,宗教社群內部的信眾藉以健全的組織和多樣性宗教活動,使得信眾能夠在參與廟宇活動時候,提升對於自我信仰的認同感。其次則是「青衣」服裝具有提高參與者對慈惠堂內部的歸屬感,無論是內部信眾之間、或是透過與非信眾的比較,都顯示宗教服裝是增強參與者對宗教社群認同感的重要元素。最後,田野期間對族群關係的發現,參與者藉由共同的信仰,使得彼此之間外在的族群差異性降低了,同時也受到了共同宗教經驗和宗教活動的影響之下,進而降低了族群差異性以及族群刻板印象,達到了宗教社群更加融洽的一面。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東部客家?花蓮玉里二個客家社區的族群關係和族群認同之研究

年度: 97

作者: 黃靖嵐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1

獎助金額(萬元) 7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客家研究近年蓬勃發展,但是對於目前在認同方式,與調查結果的研究裡,始終未能真正反映東部客家的情形,顯見東部客家的研究,需要從地域特殊性要素的觀點來處理。本論文接著以對照於西部客家在歷史發展背景、接受客家文化運動之動員程度,以及當代東部因為制度產生變革後的影響三方面來看,以了解東部客家在族群認同上的發展情形。

本研究主要分為三部分:()歷史的發展:從客家主要地域的形成,對應晚近東部地域的發展情形,進而了解當代對於東部地區的認識,並從傳統對於認同研究的角度來看,研究田野地區的客家人在血緣、語言、婚姻、文化上的態度。()接受客家文化運動的程度:從客家還我母運動的發生,一直到因運動動員所產生的影響,運用文獻說明東部一直未被客家文化運動所滲透。()當代東部形塑的客家認同:隨著客委會、客家電視的相繼出現,全國在中央制度產生變革之後,直接受到來自由上而下的運動影響,東部過去未受客家文化運動洗禮,卻在當代直接和全國的客家人一同接受動員。雖然相同的動員會有類似的趨合力,但是由於地域的因素,反映東部客家和其他客家地域所不同的認同想法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日治時期新屋范姜家族社會領導階層之探究

年度: 97

作者: 張秀琪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1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范姜姓是一個特殊的家族,他們的姓氏起源於新屋,縱使現在全世界皆有他們的足跡,但對范姜姓族人來說,新屋始終是他們最初的發源地。乾隆元年(1736)范姜家族的老祖先---范姜殿高,輾轉來臺,尋求發展,從下淡水(新竹縣南寮漁港)登陸後到現今的新屋地區開墾,之後更帶領其他家族成員至新屋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拓墾活動。

新屋地區范姜家族於日治時期政權轉換之際,如何保持其社會領導階層的地位?其家族勢力與政權之間的關係為何?范姜姓族人積極配合日本當局的教育政策,因而獲得哪些實質上的經濟效益?對范姜家族的政治及經濟的發展有何助益?至於范姜家族如何統籌經濟、教育、政治與社會互動,而成為當時的第一大家族?這些議題將在本論文中予以探討與研究。

范姜家族運用土地資本及配合日本總督府發展教育事業,因而進入新屋庄的行政體系裡運作,掌握新屋庄的政治命脈;之後獲得公營事業的特許權,成為新興實業家;接著以經濟上的財富,培育後裔成為新興的社會領導階層;最後則透過政治勢力的拓展,而再次獲得經濟上的厚植。范姜家族在經濟、教育及政治的整合過程裡,迅速的獲得勢力與財富的累積,在經濟、教育上的貢獻,促使著范姜家族從清領時期的地主身分逐漸轉換成新屋地區最負盛名的政治世家,且靠著日本當局政治權力的授予以及社會網絡的建立,而成為經濟、教育及政治統籌在身的社會領導階層。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都市客家的族群性—以台北市通化街為例

年度: 97

作者: 廖晨佐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1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特別是在都會地區。然而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中,對於族群文化的延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人文薈萃族裔龐雜的都會地區。以台北地區而言,由於都市化的過程以及快速的經濟發展所產生的磁吸效應,大量的人群往都市地區遷徙,客家族群便是其中之一。原本居住於桃園、新竹、苗栗甚至台中、高雄、花蓮的客家人也逐漸移居台北。

移入都市的客家移民如何適應這個新環境,並且與當地原有的人群相處。而代表客家族群的文化表徵,又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運作。在過去族群互動的過程中,為了適應都市環境,有人策略性選擇將這些文化表徵隱藏起來,成為了「隱形族群」。對於都市客家而言,他們是如何看待自身的族群文化以及族群記憶。特別是在近年來整個大環境的改變,對於都市客家而言更是具有獨特的意義。

本研究透過文化實作的觀察發現,隱形化或許只是為了因應過去的社會環境下所產生出適應過程,一旦這些不利於客家文化發展的因子除去後,隱形也就失去其持續的必要性。透過文化實作的觀察,發現所謂的隱形化並不等於消逝,只是一種暫時性過程。在通化街的個案中,發現客家文化仍舊是保存於私領域之中,即便在新一代客家人身上,部份文化實作的傳承已有斷層,但是他們主觀的認同卻未曾間斷。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年度: 97

作者: 劉憶萱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6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集體記憶是一種社會性建構的概念,在以集體記憶做為地方性歷史脈絡研究的切入面向時,對於地方而言,最能迅速掌握其變遷脈絡,便是從地景來觀看。 放眼所及的「草莓」地景,並非是一種原始的自然景觀,而是由地方行動者所塑造出來的,故而本研究以此作為一個分界點,來注視地方在草莓出現前後的整個變遷過程。在地景的背後,我們發現在地的人文條件與在地的自然資源如何對地方經濟產生重要影響,而特定時空大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解讀地景必定得回溯至當時的脈絡裡頭來詮釋。

草莓並非是傳統所認知的「客家文化」,然而草莓產業卻是大湖當地的客家族群花費近一甲子的時間所經營、用心打造出專屬於該地的「草莓文化」,也成為客家文化的另一種象徵意義。透過在地的客家族群之生活實踐,草莓確實地鑲嵌至在地生活當中,經過時間的沉澱和醞釀,逐漸形成「大湖客」的集體記憶,以及成為新興的客家族群產業。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年度: 97

作者: 吳詩怡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6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摘要:

 

多元文化主義的觀念帶動族群或社群建立擁有自己特色的博物館,以客家為例,在台灣,各個區域興建許多客家文物館來保存與傳承客家文化。然而,這些不同區域的客家文物館展演出的客家記憶是什麼呢?如何建構展演的客家記憶之內容?以及是透過什麼樣的溝通與討論才形成觀眾看到的客家記憶之展示?

本研究為了瞭解各地客家文物館的狀況,先普查各地的客家文物館,然後從中挑出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與高雄縣美濃客家文物館進行個案分析。研究發現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展示內容以書寫論述為依據,其提供記憶框架與記憶點,但是同時會受到經營理念、社區居民、族群、政治與經濟等的影響,策展人(公部門、學者專家、設計團隊,與製作團隊)有權力對記憶框架與記憶點作調整或維持。其次,客家文物館展演客家記憶的方式以物為主,缺乏以人為主的展演方式。在時間面向也以展演客家的過去為多,少部份有帶入現在的觀點。最後,客家文物館與社區結合的不多,然而,若與社區維持良好關係的客家文物館通常運作良好,不會呈現蚊子館的狀態。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雲林詔安客家文化圈的歷史形成—以崙背、二崙兩鄉鎮為例

年度: 97

作者: 許瑛玳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7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歷史上,詔安客家人因長期處在福佬人聚落之中,也使得他們的文化特性隱藏起來,沒有受到注意。本論文的研究對象—詔安客,他們的主要是聚居在崙背、二崙一帶,事實上,他們不但在台灣生活好幾百年仍然會使用其方言、甚至還能使用福佬話與詔安客家話兩種語言,就連他們的宗教信仰、祖先崇拜也是相當獨特的文化。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詔安客的聚落開發、社會語言使用、宗教信仰以及祖先崇拜等面向,利用文化圈的概念,來突顯雲林詔安客的獨特文化特色。

雲林詔安客如何保有其客家話的使用、以及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筆者認為是因為聚落相當集中的關係,這是他們仍保存其獨特的文化的一大關鍵。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要重新尋找雲林詔安客的文化特色,並且將詔安客視為一個獨立的群體來論述。希望藉此研究所使用的文化圈的概念,可以幫助未來其他研究者在研究詔安客文化的參考資料。台灣的地方文化正不斷的在改變,未來詔安客文化會如何改變將是相當值得關注的焦點,也是很好的研究議題值得繼續探討。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年度: 97

作者: 張容嘉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7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研究嘗試探究客家族群裡頭不具有書寫權力的平凡大眾的歷史意識。肯定客家常民作為主要的歷史行動者,觀察人們如何在日常生活的實作(practice)中,透過每天的閑聊(gossip)互動,分享、交流彼此之間的情感與記憶,進而凝聚共同體的想像,建構自己的歷史意識。並勾勒客家常民在生活中所經驗、認同的客家生活的樣貌。

研究發現所謂常民的歷史意識並沒有一個具體的相貌,歷史意識作為流動、變遷的意識,本來就沒有本質性的存在,同樣的,客家族群文化亦不是一種本質性的概念。每個行動者在時代的脈絡裡,有他的思考與顧慮,也有他的期待,在生活裡會因應社會的變遷、現實需求,隨之調整自己的思考模式與脈絡,展現在族群邊界的改變、或甚至是族群記憶的變遷。客家常民其實是在每天生活實踐中的瑣碎與平凡裡經驗著客家,建構生活世界的過程裡,同時建構著既融和也創新的客家歷史意識。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詩」的權力網絡:日治時期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的文學/文化/社會考察

年度: 97

作者: 陳欣慧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7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傳統詩社的社員透過共同擁有的象徵符號─「詩」,在許多事件或場合裡,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關係,形成如組織般的權力網絡。故可藉由析解傳統詩社的歷史沿革、文學活動、實踐文化權力的策略,來還原其組成與運作時的多樣符碼。

因此,詩社社員是如何取得或敘說自己的文化資本?又將之置於社會關係中,其權力展現的原因與方式為何?而傳統詩社又將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象徵符號與權力滲透的活力?是以,本文除承接學界過去討論傳統詩社議題時,所善用的歷史與文學書寫模式,深刻地梳理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的發展歷程與文學表現,更運用布迪厄「場域」理論與之相映照,期望在取鏡於社會學理論之下,觀看詩社社群投資和動員各式資本時,其權力秩序或顯或隱的變動過程,用以描繪日治時期桃園吟社、以文吟社在文學/文化/社會實踐中,展演「詩」權力網絡的樣態。因之,就本文研究結果而言,主要有七。() 已知與未知─桃園地區傳統詩社概況:本文例證桃園地區自清代即有傳統詩社成立的史實,並發現十一個學界未曾深究的詩社個案。然倘若將研究時間軸線延伸於戰後,且將文中所提的未刊詩稿予以專論,對此議題當更有所啟發。()承繼與深耕─日治時期的桃園吟社、以文吟社:藉由與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相關之徵詩、課題、擊鉢、瀛桃竹三社聯合會、中壢以文楊梅昭和聯吟、五社聯吟、全島詩人聯吟大會等的探究,可將桃園吟社之所以為北臺灣詩脈的承繼者與以文吟社文化權力深耕之因,做一脈絡性的理解。()簡易與挑戰─「詩」的文化資本的取得與強化:隨著詩社活動的平民化,取得「詩」文化資本的困難度已逐漸降低,想要不斷地累積資本,以便獲取場域中較高位置的競爭力卻隨之增強。是以,擁有「詩」文化資本的生產者,因為詩會文化的日益普及,而使得其中社群的權力關係更為緊張。()合謀與競勝─「詩」的象徵資本之於政治、傳媒、文教場域:無論是詩人接受日本政府所賦予的職務、撰寫與政治相關的詩作、或對詩會的涉入、還是參與文教刊物的發行、甚且是詩會活動中伴隨孔教宣講儀式的進行,隱藏在這些與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相應的文化權力實踐,皆強調「詩」象徵資本的重要性。()接納與排斥─傳統詩社與日本政府的關係:不宜僅就官方資料來解讀,應回歸於細繹詩人的生命歷程或思想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日治時期客家地區鸞堂發展:以新竹九芎林飛鳳山代勸堂為例

年度: 97

作者: 鄭寶珍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7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文旨在探討清末、日治初期自廣東省陸豐縣傳入一種藉由神意加上簡單藥方來抑制煙癮的方法稱為扶鸞戒煙法,施行於鸞堂,在日治時期於臺灣島內客家地區的傳佈情形。本文以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作為個案研究,透過嘗會、契約文書、族譜、私人手稿等一手史料及日治時期各項調查及統計資料,說明客家地區鸞堂由北往南的發展概況。

扶鸞戒煙法傳入後,分別於日治初期在北臺灣及西來庵事件後在中南部掀起二波發展高峯,尤其盛行客家地區。北臺灣鸞堂的發展,以新竹為起點,經由宜蘭喚醒堂、新竹九芎林復善堂及代勸堂在此地的奠基後,各自再往北往南擴展,這時期是島內鸞堂蓬勃發展的第一階段,也是鸞生的養成期,但日警以活動太過盛行恐聚眾滋事為由進行取締,1901 年秋後各地鸞堂幾乎消聲匿跡。代勸堂是少數留存下來且發展完善的鸞堂之一,它所依恃的條件是什麼,代勸堂自1899~1903 先後成立了三個嘗會,嘗會是維繫宗教團體的存續及其分支的基礎,代勸堂在這樣的基礎下持續扶鸞著書至1907 年止,可惜往後因嘗會造成內部失和進而影響鸞務,1908 年後不再扶鸞,正鸞生楊福來暫離代勸堂重拾教鞭且遊走各處,1915 年西來庵事件發生,鸞臺再度遭禁,楊福來遂從日人習佛法、任新職。很快事件落幕,中南部如雨後春筍般堂開處處,形成第二波高峯期,但第一階段養成的鸞生或歸家或退隱或老成凋謝有之,對於需才恐急的新立鸞堂,楊福來重新有了舞台,此後他經常帶領鸞生到各堂協助,或教經懺或訓鸞或協助造書,影響遍及新竹州、臺中州及高雄州等地客家區。

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筆者發現扶鸞戒煙法傳入後分別於閩、客地區各自開展,而客家地區由新竹州、臺中州及高雄州依次往南發展,與客家人口分佈的密度是相符的,換句話說全臺客家人最多的新竹州首先發展再依次是臺中州及高雄州。其次,本文所討論的客家地區鸞堂發展是以個案研究且是區域性的,有別於以往地區性的研究,藉此可一探客家地區鸞堂發展的樣貌。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年度: 96

作者: 鍾佳玲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6.6

獎助金額(萬元) 3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對早期世代的女性來說,「婚姻」是生活的主要重心,社會上傳統的性別意識普遍認為走入婚姻後的女性必須將心思放在丈夫與孩子的身上,扮演好太太、好媽媽,甚至是「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家庭不僅是女性的領域,同時也是一份責任,對早期世代的女性來說,外出工作是不普遍的,主因是由於她們必須擔負育兒的責任,卻往往喪失了與外界溝通的機會,即使有些女性為了經濟而外出工作,她們的家庭責任卻不見減輕,在那個傾向男尊女卑的年代裡,來自丈夫的支持更形稀少,女性在默默地尋求家庭與工作的平衡之餘,自我內在的聲音也漸漸消逝在歲月的痕跡中。

這就是本研究欲採取女性觀點來看性別關係的緣故,女性扮演著家庭中文化的傳承者以及母職的再生產角色,可是不論在歷史研究或族群關係中,女性的聲音都一直是缺失的部份,而透過對女性生命記憶的傳述,可以從女性觀點的角度切入來觀察,因此本研究採取女性口述訪談的方式,想藉由女性講述日常生活以及家務的協商過程,來了解女性在族群通婚中所面臨的適應和性別分工的問題,並進一步分析族群內婚與通婚中的性別關係。而以族群通婚作為研究的議題,來比較客家內婚與外省、客家通婚的兩類個案中,是否會因為族群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性別關係,這是因為台灣社會中一直以來對族群的性別文化存在著刻板印象,如「娶妻當娶客家妻、嫁夫莫嫁客家郎」等俗諺在台灣社會頗為流行,甚至有些媽媽會以此告誡女兒,不要嫁給客家的男性,否則日後一定會吃苦等等,都顯示即使在族群界線愈趨模糊的今天,這些族群的刻板印象還是深植人心,而究竟這些說法有沒有理論基礎呢?族群和性別是如何在族群通婚中互相交織,如何影響了通婚中女性的家庭生活呢?這是本研究欲探討的核心。對早期世代的女性來說,族群通婚是不普遍的,而族群通婚的跨文化結合,除了可能是一種個人受到異文化的吸引、對家族的叛逆性表現(Breger & Hill 1998),也可能是受到來自所處的社會環境當中的族群、階級、經濟條件的限制下所選擇的婚姻型態(邱莉雯 2004)。因為族群通婚的受到較大的環境限制,其呈現的變動性與多樣性往往勝過族群內婚,因此對族群通婚的女性來說,她們要面對的是更多的壓力與環境的變動,尤其是早年擔任軍職的外省族群不僅薪資低,南遷北調的生活與世代定居的客家族群性格更是截然不同。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年度: 96

作者: 張亭婷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6.6

獎助金額(萬元) 7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文化的內涵包含了行動者在日常生活中實作的累積,在客家庄裡的外籍配偶數量日益漸多的情形下,外籍配偶不僅僅扮演著生物再生產的角色,同時也肩負著客家文化再生產的重任,其儼然成為客家文化傳承過程中相當重要且不可被忽視的中堅份子,本研究旨在透過飲食烹調這一日常的文化實作場域來探討外籍配偶是否對於客家文化的傳承發揮某種程度的影響力,外籍配偶之間的異質性是否也會為客家文化傳承帶來不同的結果。

 

本研究發現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與公婆同住與否,亦即家庭結構的大小會是影響外籍配偶在傳承客家飲食文化時最重要的外在客觀條件,婆婆往往會透過日常的飲食操作教導外籍配偶家中的食物料理方式,至於外籍配偶自身飲食慣習的展現上,則受限於所謂的機會結構,亦即夫家對於異國料理的看法,上述皆會影響最終外籍配偶在客家飲食呈現上的結果。這同時也顯示了日常餐桌上的食物背後其實隱涵了婆媳位階的權力關係以及以夫為主的男性邏輯。此外,台灣夫家看待印尼飲食文化以及越南飲食文化的觀點上亦會因為印尼籍配偶(客家華僑)與越南籍配偶(非華僑)這兩種不同類型而有所差異。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平埔客」之歷史探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

年度: 96

作者: 楊毓雯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6.6

獎助金額(萬元) 7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臺灣由移墾社會進入到土著化(indigenization)的過程中,平埔族群同時也在進行著漢化,這一文化融合的歷史過程,是臺灣十八至十九世紀的重要現象。隨著對客家、平埔族群的研究越來越興盛,我們對族群融合過程的了解也越來越渴望,本研究擬透過道卡斯(Taokas)竹塹社中的廖姓家族歷史探究,理解其「客家化」成為「平埔客」的歷史過程與漢化內涵。

 

近年平埔族研究方興未艾,對竹塹社向來缺乏較深入的了解,直至一九九三年以後,張炎憲、王世慶和李季樺等學者對竹塹社祭祀公業、錢姓、衛姓家族做了突破性的史料蒐集和調查研究,才開始對竹塹社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但是對其中的廖姓卻始終受限於史料的闕如而缺乏進一步探考,且廖姓漢化的程度更深,早已融入客家族群當中,成為客家社會的一部分,因此更值得關注其家族的歷史過程。本文探索竹塹社廖姓家族歷史變遷,相較於其他竹塹社的研究,有別於許多學者的史學外部視野,本研究提供的是一種史學的內部視野,以時間為軸線,廖姓之家族變遷為命題聚焦,著眼於平埔家族、社群變遷的過程,以及這些變遷與歷史、社會環境變化的環扣關係,透過廖姓的觀察,裨能對今天客家族群中之「平埔客」能獲得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家族記憶與族群邊界:以台灣彭姓祭祖儀式為例

年度: 96

作者: 廖經庭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6.6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研究以新竹縣「北埔鄉彭家祠」及新竹市「南寮彭氏祖祠」的祭祖儀式作為研究個案,探討台灣彭姓族人於祭祖儀式的過程中如何透過祭祖儀式的展演,達成記憶「家族」之目的,並回答「祭祖儀式展演」與「族群邊界劃分」兩者的關係。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之下,本研究將回答幾個問題意識:首先,追尋台灣彭姓族人祭祖的歷史脈絡,那些社會與歷史背景造成北埔鄉彭家祠的祭祖儀式分為三層次(全台性祭祖、嘗會祭祖、開台祖祭祖)?再者,這些祭祖儀式所蘊含的記憶功能及族人之間的記憶點的關係又為何?最後,本研究嘗試從北埔彭家祠的祭祖儀式展演過程中,探究台灣彭姓族人如何在祭祖的儀式中,形塑「客家」與「福佬」族群邊界的流動界線。

 

為回答上述問題,筆者將著從田野現場觀察祭祖儀式,並配合口述訪談之方式採集資料,藉此陳述北埔彭家祠祭祖與南寮彭氏祖祠的過程與特性,並嘗試與「集體記憶」及「族群邊界」的相關理論進行對話,以突顯台灣彭姓族人儀式的特殊性,及其背後所蘊涵的深層社會意涵。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新竹「饒平」與「海陸」客語音韻比較研究

年度: 96

作者: 朱心怡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6.6

獎助金額(萬元) 3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在台灣,饒平客話的使用人口分布於台灣各地,因時間、空間等種種因素的影響,形成了許多饒平次方言的產生。本文將新竹地區的饒平客話與海陸客話的音韻系統,利用比較法對這兩種客家話做平面與歷史的分析,目的在於了解兩種客家話的不同和對應關係之後,能更進一步解釋客家話古今演變的過程和規律。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獻探討,將與本論題有關的文獻做回顧。第三章是饒平海陸語音特點,分別將饒平客家話和海陸客家話的語音特點做介紹。第四章是饒平海陸比較音韻,分別就聲母、韻母、聲調和特色來做平面共時之比較。第五章為饒平海陸音韻現象考察,分別將兩種客家話與《切韻》系韻書所代表的中古音就聲母、韻母、聲調部份及現象、演變與歷史來與中古音做歷時之比較。第六章為結論。通過比較,可以得到一個總結:饒平客家話的音韻特徵保守固定,所以饒平客家話比海陸客家話保守。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以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年度: 95

作者: 周雅雯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5.6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研究旨在瞭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的客語生活學校計畫在桃園縣的實施現況,據此再進行回應性評估並提出政策建議。本文以桃園縣境內南、北區內一般地區和偏遠地區曾經參與本計畫13年不等的小學為研究對象,依文獻分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制訂頒佈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要點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督導評核要點,歸納建構出五項評估指標和十七個評估標準,五項評估指標為(一)目標計畫達成度;(二)政策設計適當性;(三)顧客滿意度;(四)參與率;(五)客觀公正性。研究方法以對行政人員、老師、家長和學者專家的深度訪談為主,著重政策利害關係人的訴求、關切、爭議等回應性觀點。

 

研究發現師資和教材是學校最迫切需要協助解決的問題,北桃園非客家地區學校的參與率遠低於南桃園客家地區,以九十四年度的情況來看,全縣小學的參與率是15%。政策利害關係人對本計畫大多給予正面的評價,然鑑於輔導、評鑑和溝通聯絡機制均未臻完善,計畫也未普及到最需要推廣客語的非客家地區,本研究最後依據評估結果分別提出建議以確保計畫能真正有效的落實,並達成預期的效益。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年度: 95

作者: 戴正倫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5.6

獎助金額(萬元) 7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研究是以屏東縣佳冬鄉昌隆、豐隆二村的拜新丁儀式為研究對象,從裡頭拜新丁儀式的展演,以及其交換新丁粄的交換行為,來分析在客家社會新生兒身分的建構過程。本研究是透過深度訪談法以及參與觀察法進入田野現場,從參與觀察中可以知道儀式的展演過程,以及在儀式中人與人的互動;而深度訪談則是實際對於交換新丁粄的交換過程,可進行深度的了解。

 

本研究大致上分成兩個部份來論述:第一個是以廟中準備儀式事宜的狀況、以及儀式的展演過程,儀式作為身份轉化的機制,他是如何在儀式中轉化,儀式在漢人社會代表了何種意涵?除了儀式的觀察是為本研究的焦點所在,另外一個部份是家戶間、與社區間、與跨社區間的交換行為為觀察對象,他所呈現的交換新丁粄的狀況,可以了解到新生兒身分藉由交換新丁粄再確認;也可以從發送新丁粄的交換當中,觀察出團體的界線改變的與否,以及觀察出發送者的人際網絡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閩客族群邊界之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之影響

年度: 94

作者: 王雯君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4.6

獎助金額(萬元) 8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閩客通婚的女性對於族群認同的看法,並且從女性的族群記憶觀點來分析閩客族群邊界流動的過程。近年來台灣的客家研究逐漸受到重視,這樣的轉變與閩/客概念之區辨有關,加上閩客通婚的情形非常普遍,閩南與客家族群的族群認同觀與閩客族群之間的互動也受到關注,對於每天徘徊在閩客邊界上生活的通婚女性而言感受將更為深刻,因為女性文化再生產的角色對一個族群的建構是重要關鍵,而從閩客通婚女性的角度探索她們的族群記憶與族群認同,以發現閩客族群邊界流動的多樣性,將對未來的族群研究具有意義。

 

本研究以24 位閩客通婚的女性作為口述訪談的研究對象,並以世代、族群、婚姻作為設計變項,將研究對象設定為55~67 歲與28~40 歲兩組,並從這兩組中設定各6 位閩南族群嫁給客家族群或客家族群嫁給閩南族群的女性,進行婚前與婚後族群記憶的比較,尤其是婚後情境改變對受訪對象族群認同與記憶的影響。本研究在理論觀點部分,分別從族群認同理論、集體記憶理論作為基礎,並且檢閱族群通婚與客家族群認同的研究文獻。在經驗研究方面,則藉由受訪的24 位女性對閩客族群記憶的口述訪談資料,首先分析她們自己本身在族群通婚前後於日常生活實踐的不同層面上,例如祖先祭祀、家事處理、語言使用或族群意象等,所面臨閩客族群記憶與族群認同的改變過程,再者則從她們對下一代族群記憶與認同觀的傳承,來間接反應她們對於閩客族群相異的認同與記憶的承載,進而探究閩客族群邊界在女性生活世界中流動的多重變化。

 

本研究認為族群邊界的流動,應當考量社會結構的族群關係和家庭結構的性別關係,同時應當從日常生活的細緻文化實作面向來討論族群記憶與認同,尤其是女性角色對族群記憶延續與保存的重要性。本論文發現不同族群、世代的閩客通婚女性在不同情境下的族群記憶與認同改變過程相當多元,族群邊界的流動方式也是多重變化,因此未來客家族群認同的研究應從多方面進行考量,而通婚女性在文化實作表現的族群記憶,將為客家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與發展方向,致使族群認同觀可以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外省客家人的本土化: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

年度: 94

作者: 彭芊琪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3.12

獎助金額(萬元) 8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台灣四大族群論述的出現,將同一族群內部均質化,談及本土化,外省人普遍被認為是受排斥的一群,對台灣本土化的適應也會有困難。但是,本論文的研究對象--莊氏宗親會的成員,戰後由廣東省移入,因而具有外省與客家身份,在本土化的過程中,是不是會比一般外省人適應良好,是本文所關心的問題。本文主要以口述訪談與電話訪談等方法進行研究,而本土化分為兩個部分來觀察,一為他們來台的土著化過程,另一為台灣興起以政治為核心的本土化運動,他們的適應情況為何。

 

研究發現,莊氏宗親會為宗族性質的組織,成員少數是隨政府來台的軍公人員,其他主要是因中國戰亂,於1948年隨著宗親網絡移民台灣,在經濟、生活等方面,較一般外省人更早土著化,且客家身份亦發揮助力。他們來台後就有宗族聚會,而1980年才正式化為宗親會,從其成立者的身份與當時社會氛圍看來,很可能是在台灣意識崛起下,試圖拉近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是一種反本土化的表現。然而,對於大部分的宗親而言,宗親會主要是慎終追遠、養生送死或聯絡感情的功能,在台灣有了這樣的組織,反而使他們的心裡產生依靠,促其對台灣的認同,並且在宗親聚會中,強化了他們的客家身份。

 

所以,1990年代台灣本土化運動在各方面展開,他們的移民網絡和客家身份,都成了他們適應本土化的助力,在族群認同上,因為和台灣客家人的融合,所以,他們也可以認同自己是台灣的客家人,而且政府推行的本土化策略,對於他們不但沒有排斥性,他們本有的擂茶還提供了建構台灣客家文化的元素。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終戰前苗栗客家地區鸞堂之研究

年度: 97

作者: 周怡然

畢業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畢業年月: 97.7

獎助金額(萬元) 5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本文以苗栗地區為例,討論日治時期鸞堂信仰在苗栗客家地區的傳布與發展,探究新竹鸞堂對苗栗客家地區的影響以及苗栗鸞堂的多元發展。分析日治時期鸞堂運動對苗栗關帝信仰的影響,並藉由區域研究討論文人仕紳在鸞堂中的角色,以及鸞堂信仰在社會變化下的因應。

苗栗鸞堂主要分佈在客家地區,在日治時期鸞堂戒煙運動的風潮下,流行於新竹地區的鸞堂信仰,透過文人網絡、族群與地緣關係,迅速在苗栗客家地區傳開。在新竹三大鸞堂系統的交互作用下,苗栗鸞堂逐漸發展出自己的鸞堂體系,不但呈現了地區性的網絡傳布,也在外在社會變遷影響下呈現出多元的發展方向,並隨著日治時期客家族群的二次移民將鸞堂信仰傳布出去。

鸞堂信仰吸納了儒釋道三教的思想觀念,透過積善成神的功過觀念,鸞堂信仰創建了一套神國官僚系統的想像。在文人仕紳的主導下,鸞堂的規約、扶鸞儀式與敬惜字紙的觀念都充滿了濃厚的文人色彩。文人與鸞生是文人階層的不同面向,鸞堂信仰藉由文人的交遊網絡相互傳遞,文人仕紳在鸞堂中找到心靈的慰藉與自身追尋的目標。鸞堂信仰在苗栗客家地區的發展,在日治時期宗教政策的變化下呈現了民間宗教的彈性,與地方菁英在殖民統治下的柔性反動。

從清代的拓殖守護神到日治時期的恩主公,苗栗的關帝信仰不斷加入新的元素,關帝廟宇也從拓殖時期的點狀分佈到日治時期風行客家地區的信仰網絡,反映出關帝神格的多元與民間信仰的活力與彈性。

本研究的成果有四:第一,本文透過對苗栗鸞堂的區域研究,探討了日治時期鸞堂信仰在客家地區的傳布網絡與方式,並在建立苗栗鸞堂系統的同時,對新竹鸞堂的發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第二,本文建立了日治時期苗栗客家地區的文人網絡,並驗證了鸞堂文人結社的特質。第三,本文透過個案的討論,分析鸞堂信仰與家族、地方社會的關係。第四,本文藉由討論關帝信仰發展的歷史進程,呈現了日治時期鸞堂信仰的發展對苗栗客家地區的影響。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