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00期 2014/03/01 出刊/ 半月刊

 

 

水利與地方社會:大嵙崁溪左岸的水圳.信仰與社群關係

執行期間: 96 08 01 日至97 07 31

執行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計畫主持人: 傅寶玉

計畫參與人員: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黃莉芸

97 11 26

檔案下載請點此處

 

計畫緣起與目的:

  水利與地方社會的研究意涵在檢視以水利為中心所衍生的地域性社會關係。歷來對於台灣水利的討論大多著眼於水量充沛的主要河流,流量較小但對地方聚落影響深遠的小型河流較缺少全面的討論與比較。以桃園為例,桃園台地的河川曾發生最大的河川襲奪現象,形成荒溪型河川,這些荒溪型河川對於桃園台地聚落景觀的形塑以及社群關係的互動影響有其特殊意義。桃園縣位於中央山脈之右,地多丘陵臺地,自古石門溪發生河川襲奪之後,桃園台地溪流即形成斷頭河,水源供應不足,屬於荒溪型的溪流,夏季雨季來臨時,溪水往往暴增,容易氾濫成災;冬季溪流進入枯水期,流量大為減少。於是為拓墾土地,增進農田灌溉面積,往往築埤鑿圳,清代以來桃園臺地上多修築埤塘溜池,儲天然雨水以資灌溉,而形成桃園台地特殊的人文景觀。在桃園除處處可見的埤塘設施外,與埤塘相聯繫的水圳更是桃園台地重要的跨地域水利組織,水圳之開發比土地開拓更為複雜,因圳道流域橫跨地域甚廣,由主渠引伸支渠類似樹枝結構的分水規模往往跨村落跨鄉鎮,而更彰顯跨地域間的合作與糾紛,成為影響地域社會整合與分殊的一個重要機制。水圳開發與區域發展及地方社會秩序的整合關係密切,是型塑聚落與區域發展的重要力源。有鑑於桃園台地水利特殊意義,為理解桃園水利灌溉與地方社會形成的關係,有必要進行相關研究課題的開展,以通過水利面向把握桃園地域社會的特質。緣此,本人曾以「南桃園傳統水圳歷史人文調查研究計劃」為題進行基本的現況普查,六個月的田野調查基本上掌握南桃園各地主要水圳現況、圳路分布以及週邊人文生態,但對於細緻的內部社會組織與文化表現則未及探討。為進一步深化此議題的研究,九十五年度向國科會提出「水利與地方社會:以三七圳與社子溪流域為中心」研究計劃,先期鎖定橫跨楊梅新屋的社子溪流域的水圳,也是南桃園最早出現、規模較大的水圳--三七圳為例,進行新屋地域化的探討,初步完成社子溪流域的水圳分析,並將初步研究結果撰成論文發表。

 

 

資料來源:http://web1.nsc.gov.tw/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