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98期 2014/02/01 出刊/ 半月刊

 

 

被誰消滅? ── 客家語

【文/何萬滄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研二生)

 

    近年來最熱門的客家議題討論是客家語言正快速消失中,已經到了躺在加護病房中的程度,一般都怪罪於國民政府當年的推行國語化政策,壓抑一般民眾使用方言,更完全禁止學校內使用方言,導致客家語言快速消失,一切歸咎於政府的政策失當,真的是這樣嗎?那請問為什麼閩南語不但沒有快速消失,反而蓬勃發展,不管在公務機構或民間單位,可說是全民使用閩南語,幾乎取代官方語言-華語,為什麼同樣被歸類為方言的客語跟閩南語,在同樣的環境下發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真的是該怪罪政府的政策不對嗎?是閩南人太多嗎?是閩南語太過強勢嗎?台灣客家人自己一點都沒有責任嗎?

 

    筆者是一位離開學校三、四十年,再重回學校的研究生,現在在從事客語教學。在我的社會人生經驗中,以及最近接觸的客家移墾史中發現,其實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最該負責任的反而是客家人自己。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在清朝乾隆之前已經有不少閩客族群從兩廣、福建大量移民來台從事經商與開墾,之後也陸陸續續有不少移民來台依親或開墾,因為台灣相對大陸而言屬邊陲地帶,清朝政府並未重視台灣、認真經營台灣,而以台灣人治台方式,讓閩、客之間因為語言與族群的矛盾而相互制衡,達到恐怖平衡。加上因為開墾利益、語言不通誤會造成衝突,引發數十次的械鬥,歷史上稱為閩客械鬥或分類械鬥,造成相當多的死傷和財物損失,族群遷移等現象。也因為清朝官吏施琅實施限制粵籍人士來台政策,也造成粵籍人士與閩籍人士在數量上更明顯差異,讓客家人更顯弱勢。

 

    從羅香林的《客家導論中》可以知道客家族群是從大陸中原地區經多次輾轉遷移到兩廣地區,再遷移到台灣的族群,因為是一個遷移的族群與愛好和平,所以演變成對他族群客氣、忍讓、溶入、退入山居等獨特族群特性。台灣客家人原居地兩廣地區是畬族的大本營,因此也融入大量畲族元素。

 

    從現實面來說:客家因為語言的特性,就很容易學會其族群他語言,所以一般客家人都會使用三種以上語言,使用四、五種也不足為奇,而且可以說得字正腔圓,也因此客家人常自以能用多種語言為傲。但是在台灣閩客族群比例上失衡的狀態,再加上台灣民主社會因為政治利益問題,閩南族群刻意將閩南語正名為台灣話,並且閩南族群占有人數優勢,大都擁有較高經濟力所在地,所以相較其他族群而言,尤其是原住民族群就顯得格外不公平。本人認為有華語的存在會是一項德政,可以讓閩、客之間有一個共通的語言溝通,不再有誤會,不再需要用械鬥來解決問題,台灣可以安居樂業,享受民主社會。但是筆者認為客家語言的消失,客家人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如果說在都市為了跟閩南人做生意,為了融入閩南社會而成了隱形人就算了。但我們都知道在一般場合不是使用華語就是使用閩南語,極少用客家語開會,現在因為工業化,科學化社為,閩、客、原住民已經不再分族群居住。在客家地區開會或公開場合,閩南人主持就一律用閩南語串全場,客家人主持一定會自以語言能力強先舉手問有無人聽不懂客家語,只要有一人舉手就改用閩南語或是華語,一有人抗議要用台語就連國語也不用而用閩南語,客家庄因為一個人變成閩南庄。閩南人娶客家媳婦家裡絕對用閩南語溝通,客家人娶閩南人則全家改用閩南語,因為怕媳婦聽不懂,閩南媳婦也以閩南語是母語要求孩子用閩南語,怕回娘家外婆、外公聽不懂。

 

   客家女人嫁入閩南家庭變成閩南人,客家人娶一個閩南媳婦全家變成閩南人,閩南人開會不管裡面有多少客家人絕對用閩南語,客家人開會因為有一個閩南人而改用閩南語,客家語言如何不消失?奉勸客家人不要在自以為語言能力強,會講閩南語而不用客家語,客語就因為你這種行為而快速消失,為了你的血統族群,為了你的孩子要自省,堅持要用客家語,少數人要尊重多數人,不是多數人服從少數人,只要有人指責你不該不用閩南語對話,那人的支持者你就不要支持他,也請閩南族群為了族群和諧,要人尊重你,你也要尊重其他族群,要不然在怎麼罵台灣人怎麼這麼笨,也不可能獲得多數認同登上執政寶座。

 

    客家人絕不可妄自菲薄,以為客語見不得人,其實客家人在唐宋時期真的是中原貴族,當時客語是官方語言,如果你把唐、宋詩詞用海陸腔來頌念,你會發現要比用華語、閩南語順暢得多,本來不押韻變得都對得上押韻。客家人唯有尊重自己,別的族群才會看重客家人,大量、大方地使用客語交談絕對正確的,大家全力共同推廣客家語,支持客家語,客家語才會被尊重,才有使用的空間。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