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97期 2014/01/15 出刊/ 半月刊

 

 

會唱會念不會說 幼兒生活客語瓶頸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陳欣渝 賴冠諭 范傑翔 台北】

 

還我母語運動即將滿25週年,我們的下一代客語復甦的情形如何呢?客委會去年開始推動客語幼幼級認證,要讓母語傳承向下扎根,而至今推動11年的客語生活學校已有541間,其中也不乏幼兒園,然而記者實際去採訪卻發現,小朋友們雖然在舞台上能夠念謠唱歌,下台後,會以客語流利對話的卻不多,「我要說母語」系列報導,今天帶鄉親到幼兒園,實際檢視教學情況,和幼兒學習的成效,以及未來推動的方向。

 

幼兒園小朋友在舞台上唱跳客家童謠,或是表演客語短劇,小小年紀卻能用流利的客語表達,公部門近10年來推動幼兒客語學習,並設立平台,開放多元形式的表演,鼓勵孩子快樂學習,還能獲得成就感。

 

大理國小附幼客語老師 羅松香:「小孩子出去上台表演,家長看了就很開心,所以家長就認為很有趣,讓他們玩玩也很好。」

 

大理國小附幼園主任 謝慧蓉:「家長他一開始是比較站在,沒有那麼支持的態度,可是後來發現孩子,其實學得很開心,然後也多了一種語言的能力,所以後來大部分家長都還滿支持的。」

 

「眼睛、鼻子、嘴巴、牙齒、手。」

 

然而在成果展表現優異,流利唱著客家童謠,或字正腔圓念著客語台詞,下了台卻不見得會說客語。

 

私立幼托客語老師 邱錦華:「像燈籠,我們跟他說是燈籠,一下子你再問他,突然問他說燈籠是什麼,我想他這樣不會很記得。」

 

大理國小附幼客語老師 羅松香:「比賽那時候會死背、用背的,等到他們比賽結束下來之後,小孩子如果沒有繼續幫他複習,很快又忘記了,小孩子會唱會跳,不見得他會說完整的句子,很少啦。」

 

幼兒園小朋友,仍在發展理解力,針對課程設計,必須使用音樂及遊戲,結合客家元素,像是教唱客家童謠,提升學習意願,又會唱又會跳,才會進一步教學客語單詞,而課程內容,主要以日常生活入題,從孩子生活中接觸的東西延伸,加快學習速度。

 

國民黨立委 陳碧涵:「透過遊戲的時候,這個印象是連結,會跟單字是很深刻的,連結在一起,所以他可能花很少的時間,他就學會這些字,最值得讓孩子接觸學習體驗的那些技術工藝拿出來,然後我在做在教的過程之中,把我們的母語放進來。」

 

「等一下來,你先,我看你會不會切。」

 

由於客語的使用仍不普遍,因此若要從幼兒開始推動,達到客語傳承,首先將客家文化融入客語課程,並結合新鮮有趣的實作理念親身體驗,才能內化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期望客語在非客庄都市播種發芽。

 

「這是什麼?年糕。」  (2013-12-27)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