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96期 2014/01/01 出刊/ 半月刊

 

 

客家大河小說家_李喬大師《散靈堂傳奇》新書座談會

【圖、文/許宏勛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碩士班三年級)

 

         李能棋先生(筆名李喬),1934年生,苗栗人,台灣戰後第二代作家。他在50年代後期開始寫作以來,將近五十年,包括小說、評論、詩和劇本,質和量都很可觀。重要作品是小說,有超過二百篇的短篇小說,已出版《李喬短篇小說全集》十一冊,《重逢夢裡的人--李喬短篇小說後傳》,加上漏列的,計二百餘篇二百餘萬字。長篇小說十四部,三百餘萬字,文學論述兩部,文化論述七部,劇本三部,敘事詩一部。總計七百餘萬字。曾獲第三屆「台灣文學獎」(1968),第四屆「吳三連文藝獎」(1981),第四屆「吳永福評論獎」(1993),台美基金會「社科人才成就獎」(1995),第十屆「國家文藝獎」(2006),行政院客委會「客家文化終生貢獻獎」(2007),獲頒靜宜大學「第一屆蓋夏論壇講座」(2010),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牛津獎」(2010)。代表作《寒夜三部曲》等有英日文譯本,公共電視拍成四十輯連續劇曲。

 

       《散靈堂傳奇》內容:苗栗鄉下的一名棄嬰終成常在法師,沒有顯赫學歷,卻汲汲於學習,在中草藥、道教有深入的研究,在政治上散發影響力。以祖傳草藥濟世,建「散靈堂」,置道、佛、基三教以及台灣草木、河川、土地聚靈碑。招請散靈來歸。發起非正式政黨-「角鳴黨」。

    散靈堂「聚靈碑」上正面刻一行字:

渡台開拓殞歿散靈 原民護社喪命散靈

各類械鬥犧牲散靈 埋骨海外台兵散靈

中國內戰台兵散靈 二二八冤死者散靈

白色恐怖被殺散靈 不知認同何處散靈

 

        本書有趣之處之一:李喬大師除了是《散靈堂傳奇》的作者之外,也以李喬之名在書中粉墨登場,以真性情與主角蕭阿墨多所對話,扮演主角蕭阿墨的引導者,在書中透過李喬角色及其他角色的口說出李喬大師他自己的看法。本書另一個有趣之處是李喬大師邀請許多位當代教授、詩人、作家、道長、牧師撰寫招魂文共襄盛舉,在書中將巴代老師、范文芳老師等十多位文人寫入。小說也許是虛構的,但書中文人在現實生活中是活生生存在。書中大量列舉及描述道教及中藥草的運作及細節,描寫得非常專業。主角蕭阿墨離婚又再婚,符合台灣現狀,據說台灣離婚率全球第三,超越日韓。書中情節是說蕭阿墨前妻與他不熟時,就不顧雙方家庭背景的差異,跟著感覺走,只辦簡單儀式就辦結婚登記,3年後即離婚。蕭阿墨後妻一開始不願辦結婚儀式,只願意同居,生了小孩後才轉性要辦結婚登記。蕭阿墨性格衝動又反政府,舉動非常極端,我覺得跟寒夜主人翁有像。本書前段、中段對政治沒有提及,末段忽然大量論述政治。

 

        鄭清文先生在本書序一說:「李喬關心的角度不同。他是用宗教的角度去關心的。這本書從傳說的時代寫起,經過各種宗教,一直到他創設「散靈堂」,而後回返山林。他的重點在招魂。宗教的形成是從對於不知的敬畏開始。宗教在歷史的過程中,是由不知走向知。不知的事依然很多,但是知的範圍卻快速的增加。三大宗教的形成,大概都在兩千年到三千年之前。人類的歷史以Homo sapiens(智人)的出現來說,也有三萬年。宗教的時間不同,卻掌握了人類的多數。不過,知的世界不斷擴大以後,神的因素卻漸漸稀薄,人的因素也快速浮現。李喬接觸道教、佛教,後來也洗禮成為基督徒。他經過多年的思考結果,重點也由神轉到人。「安靈教」的創立就是人關心人的結果,人要依賴人,人要人來拯救。」

 

       彭瑞金先生在本書序二說:「《散靈堂傳奇》以招魂始以散靈終。在台灣人開發墾拓的過程中,在台灣人成家立業的經歷裡,因有無數的生靈為此犧牲、奉獻,才能造就後世子孫安居的家園。在歷史的共業裡,更有無從計數的冤魂恨魂的付出,這塊母土家鄉才能走出來瘴癘洪荒。在人情義理上,招魂是安撫敬慰遊魂、孤魂、冤魂、恨魂,眾魂安眾人心安,招鬼魂是為了安人魂。然而,台灣魂之失散,豈止亡魂?李喬要親朋好友為台灣招魂,真心本意恐怕還在為眾多靈魂離開身體遊蕩的失魂台灣人招魂。在台灣人魂兮歸來的召喚中,的確讓人感受到作者代表的老台灣人內心沉重的悲痛、無奈,包括老台灣人在內,以及各種年齡層有著心會生病的台灣人,甚至幾百年來,在這裡為這塊土地付出一生代價的所有遊魂、孤靈,相同的悲哀與沉痛,在彼此互相撫慰照拂之餘,面對依然殘破不堪的零碎「家園」,恐怕難免又要同聲沉重地傷嘆:「台灣人!魂歸何處!」」

 

       20131214日在竹北市的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縣史館舉辦李喬大師《散靈堂傳奇》新書座談會。

       指導單位:新竹縣政府。合辦單位: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新北市大河文化協會。承辦單位:客家文學進階班。

 

      李喬大師親自出席,於新竹縣文化局的縣史館,主講這場文學讀書會,會後舉辦簽書會,李喬大師為讀者簽名。

 

      新竹縣長邱鏡淳百忙之中前來致詞,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長蔡榮光更是全程陪同。座談會邀請清華大學台文所前所長-陳萬益教授主持,並延請兩位台灣文學研究專家-中生代的清華大學陳建忠教授、新生代的張宜寧小姐擔任引言人。年輕的陳教授是老陳教授的學生,更年輕的張小姐是年輕的陳教授的學生,張小姐且為李大師欽點,她的碩論正是研究李喬文學。陳陳張-老中青三代有師承關係,是難得的三代同堂。

 

 

      李喬大師提及許多他寫作本書的背後理由,還有他想表達的訴求。他說他對中草藥確有深入研究及了解,書中寫的中草藥知識就是他所熟知的。他對道教等哲學性問題,思考了許多年,在此對人生觀作一表述。李喬大師認為要將小說寫得好,首先要真誠,要將發自內心的感受,詳實的表達在文字上,絕對忠誠於自己的感覺,讀者才容易感動,李喬大師說自己從小就很容易感動。李喬大師說「我有一個創造過程有機論,我要守住我的誠,文學必須有誠實,誠實不由於技巧產生,作家做不到誠實就不要寫。下筆時不要考慮會不會得罪人、不要考慮時代需不需要、不要考慮能不能出版...等等。考慮到文學之外的東西,作品就不真實。要忠誠於自己的體裁、感覺、語言文字的使用。從前的語言只是文字的載體,到了所緒爾的學說發表之後提出一個新的理念:語言可以創造意義,這是不得了的創見。還有文本繁殖的概念,真誠對待文字,有效的掌控文字。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 輯 群/ 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