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87期 2013/08/15 出刊/ 半月刊

 

 

寺廟與客家聚落關係──以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為例

【文/陳依珣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畢業生)

 

摘要:

 

    本論文以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為研究個案,透過文獻分析、田野實查及口述訪談來探討觀音鄉甘泉寺與客家聚落的互動與發展情形,從探討觀音甘泉寺創建歷史沿革與供奉神祇,同時藉由政府機關、廟方、地方客家耆老信眾與文史工作者的訪談與文獻分析,瞭解觀音甘泉寺。

 

  「觀音鄉」地名之成因,反映了當地民眾原有生活習性、宗教信仰及居民集體意識等因素於其中,在台灣歷史上實不多見,可以看出「觀音」甘泉寺對地方發展有其一定的影響力,更凸顯了當地人文與宗教信仰的特殊性質。閩客參半的觀音鄉境內分成觀音、草漯與新坡三大地區,本論文嘗試藉由透過客家人居多的觀音區甘泉寺為主軸,探討其對地方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發展的關係為論述重點。

 

  甘泉寺的祭祀圈分別是觀音、白玉、廣興、大潭、武威、保生、三和、新興、坑尾、金湖十村,透過祭祀圈之宗教活動,不僅僅凝聚了在地客家聚落情感,也強化了寺廟在觀音區客家聚落的重要性。其深植到與在地人和在地區域之間的緊密程度,產生出寺廟周邊與區域的發展。甘泉寺於民國八十四年翻修重建成一座富麗堂皇的雄偉宮殿廟宇,本論文希冀藉由各方層面文獻分析與實地訪查紀錄以重整甘泉寺的紀錄資料,讓前來甘泉寺虔誠的信眾可以了解甘泉寺與在地客家聚落互動的發展,以及讓客家族群後代子孫更重視自己家鄉的客家文化與信仰。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許宏勛、彭琦倩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
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