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85期 2013/07/15出刊/ 半月刊

 

 

【試說舊語】之六

還吂

【文/羅肇錦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

 

        近月來常接到客家鄉友的電話,抱怨教育部或客委會所訂出來的常用漢字很有問題。甚至說客家人所使用的漢字被少數幾個人把持,實在很不公平,例如「還吂」的「吂」,好選不選,選出有死亡意義的「吂」來當作還吂介吂。

 

        對這種批評,主其事者本應概括承受,不用多加解釋就可小事化無,但是以從事客語研究數十年,且一直都參與其事的我而言,不說幾句真心話或公允的話語,會覺得很對不起我的工作,以及在一起從事客家語文整理的朋友。

 

        事實上,客家話有音無字的處理,大多以同音字替代是最常用的辦法,是所謂「讀若」或所謂「直音」的辦法。這是漢字歷史中從造字、用字開始,就採用的最簡便、最直接的辦法,讓不知音讀的人,借同音字一看就會念,所以叫做直音。如矜讀若今、耆讀若其,就是拿另個同音字來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可以說是讀白字,使用的人要認清楚那個代用字,只代表本字的聲音,與該字字形或該字義沒有關聯。如前面所舉「今其」兩字只代表「矜耆」兩字的讀音,與意義完全無關。也與地名表音一樣,如「基隆」或「雞籠」都只是閩南語讀凱達格蘭ketakalang簡化音kelang所注音的漢字而已,沒有「裝雞的籠子」或「基礎隆重」的意義。

 

        另外,漢語形聲字的結構也是如此,造字取一個聲符來念出本字,再拿一個常用的意符字,與該字的偏旁合成一聲符一意符的形聲字。即所謂「以事為名,取譬相成」,如「錦」字從金得聲所以聲符是金,不代表任何意義,「錦」字的意義應該從「帛」這個形符上去看,才合乎用字的規則。而「帛」是指高貴的絲織品,所以錦字只有絲帛的意義,與金的意義無關,只是讀成與「金」相近音的形聲字而已。其他如騎與奇無關、崎與奇無關、棋與其無關、期與其無關一樣。

 

        知道了這個規則,就會覺得客家話還吂的吂,也是代表以口相問的意義,聲符亡只是代表念音,跟死亡沒有任何關聯了。如果再知道這個字是民間早期流行的俗字,教育部、客委會的漢字審定小組的工作,只是採用形聲造字中的一個由來已久的漢字而已,無須把這些主其事者,看成是少數幾個人把持客語漢字的使用。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許宏勛、彭琦倩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
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