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85期 2013/07/15出刊/ 半月刊

 

 

反殖民批判精神 宋澤萊寫作風格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本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之一宋澤萊,本名廖偉竣,是雲林二崙詔安客,他不但是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末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風格也繼承了賴和、楊逵等,反殖民的批判精神,深刻描繪70年代到90年代台灣的社會現象,要為社會最底層居民,發出不平之鳴。

 

金黃的稻穗結實纍纍,雲林二崙不但是,台灣優質米的重要產地,也是鄉土文學重要推手,宋澤萊的故鄉。本名廖偉竣的宋澤萊,是位已經福佬化的詔安客,雖然從小在華語和福佬話的生活環境中,讓他失去了母語,但對於故鄉的詔安客文化,卻仍有很強烈的認同感。

 

(100.11)作家 宋澤萊:「有時候看到詔安習俗出現的時候,我們就會歡呼,覺得非常愉快,你就會在那個地方,會回到原來詔安客的世界裡去。」

 

而這份對鄉土的情懷,其實也反映在他的創作中,1970年代中末期發表的作品「打牛湳村」,寫的是故鄉二崙,在當年政府發展工業政策下,農民遭到剝削的真實情境。

 

(100.11)鄉土文學作家 宋澤萊:「弱勢者被壓迫者,基本上這種關懷,是從日本時代,包括賴和,賴和也是客家人,賴和、楊逵一直下來。」

 

之後包括80年代中期,探討環保核安的科幻小說「廢墟台灣」,90年代中期,諷刺黑金政治的奇幻小說「血色蝙蝠的降臨」,都是宋澤萊對當代社會的,觀察和批判,不但讓他相繼獲得,吳濁流 吳三連等文學獎的肯定,作品也曾得到社會重視,然而不少的社會 政治亂象,至今仍然存在 甚至變本加厲,也令宋澤萊感到憂心。

 

(100.11)鄉土文學作家 宋澤萊:「我們也都提出來了,我們都抗議了,我們都做了是有反應出來,可是沒有用,你說打牛湳村寫了340年來,果菜一直被剝削,事實上今天香蕉的問題還是這樣,通通就是這個問題,有沒有改呢?沒有改。」

 

雖然寫作無法改變什麼,但他仍然堅持創作,繼續以文字關懷台灣這片土地,「勇士當為義鬥爭」,這句賴和當年寫下的詩句,就是宋澤萊文學人生最好的寫照。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許宏勛、彭琦倩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
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