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83期 2013/06/15出刊/ 半月刊

 

客家烹飪動詞初探

【文李庭慧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究生)】

摘要 :

一樣的烹飪方式,在客家用詞上有不同的說法,如「烤地瓜」對應到客家話就有「炙番薯」、「烳番薯」、「煨番薯」,這些詞彙都是指烤地瓜,但是使用的烹飪動詞卻都不一樣,甚至有更多的特徵來區分相同的烹飪方式中些微的差異,藉由客家的烹飪更加認識客家的文化,而不是指談菜色、味道等的討論。

嘗試區分出客語烹飪動詞間的差異,列舉客家烹飪動詞有哪些,比較出客語與國語對應時的特徵差異,與討論客家「乾式加熱」與「濕式加熱」的烹調動詞為主,找出客家烹飪特色,也試著了解客家人在烹飪上的認知。由於客家話內部有不同的腔調,在語言使用上仍會產生些許的差異,因此主要以收集四縣腔與海陸腔兩種方言的語料來進行討論。本文以辭典 為主的收集關於客家烹飪上的動詞,之後再以熱理學方法大範圍的區分出客家烹飪的動詞區分表,接著以認知的概念看客家烹飪詞彙的使用,最後以義素分析法,去細部區別出客家烹調的動詞。

在客家烹飪動詞中,如「烳」有「煮」也有「烤」的意思,這是客家烹飪動詞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又如客家話內部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就會有不同的使用詞彙。另外,影響烹飪的因素還有烹製的對象、生活的環境與使用的食材等,這些都是客家人在烹飪時,影響使用動詞的因子,因此透過烹飪的方式可表現出客家族群認知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
烹飪動詞、認知、義素分析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許宏勛、彭琦倩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
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