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82期 2013/06/01出刊/ 半月刊

 

陳運棟《台灣的客家人》一書介紹(三)

【文/徐丞艾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承接電子報NO.180

 

  第二節依據日本學者中川學的觀點,提出客家源流的新觀點應從移民與方言的地理格局來考量,除了黃巢之亂所帶來的移民潮之外,安史之亂的移民活動也拿來討論,這點比較容易忽略。第三節介紹客家人的原鄉,嘉應州及汀洲府,標題雖然只寫嘉應州,但由於嘉應州與潮州府、惠州府互相毗連,而行政區域又經常分分合合,所以就以「嘉應州」做為代表。第四節詳細介紹台灣客家人在大陸原鄉的大本營──嘉應州,書中從歷史觀點來探討整區域的發展,以及客家人聚集最多的歷史現象。

 

  第五節開始終於呼應本書書目「台灣」的客家人,台灣除了原本居住的原住民以外,其他族群幾乎都是從大陸移民過來,台灣第一次移民潮在荷蘭統治時期,荷蘭人為了販賣台灣的資源,招大陸居民來台開墾,不過最主要的族群還是以原住民為主,但客家人大量東移來台的時間,本書寫道有歷史記載的約在康熙二十年代以後的事,從這裡開始客家人在台灣的故事。

 

  接下四節是介紹客家人在台灣以南部、台中、苗栗和新竹新埔地區,以地區做分類的墾殖活動。其中台中地區最為特殊,以最多篇幅來介紹,現今台中的客家區只剩東勢、神岡、石岡和新社等地,但當初來台中墾殖的客家人其實不少,因為受到政府渡台禁令的限制,來台的客家人跟其他族群的婦女,加上語言地裡又是方言島模式,最終透過婚姻關係變成今日的福佬客,直至今日,已經有太多的福佬客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客家血統,不過關於不認同客家血統這件事,其實第一代開台祖來跟原住民通婚(不是客家人都以原住民舉例)所生的小孩客家血統剩二分之一,第二代再跟原住民通婚客家血統剩四分之一,再下一代只剩八分之一,如果期間配偶全都是原住民的話,反而原住民血統會多些,不認同應該也稱不上忘本。

 

  最後一章節不以大地區做探討,而是以北部的個案做研究,第一小節是苗栗頭份陳家的拓墾及發展,第二小節是新竹關西范家來台拓墾的例子,最後一小節是新竹北埔將家的拓墾及發展,以這三個成功的例子作為本書最後一章節。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許宏勛、彭琦倩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
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