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82期 2013/06/01出刊/ 半月刊

 

【從隱沒到榮興,蛻變中的台灣客家戲】章節重點摘要(下)

 【文/林詩文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承接電子報NO.180

 

第二節 【從繁華到隱沒,從隱沒到榮興】

 

一【早期台灣客家戲的發展力量】

只因市場需求,必須有所變化

 

二【採茶入庄,田地放荒當紅客家戲班一票難求】

口碑好的客家戲,在巡迴演出時,幾乎會造成當地戲院一票難求的情況。

 

三【新興媒體盛行,台灣客家戲曲榮景不再】

因為電影的新星娛樂媒體進入,台灣客家戲蓬勃了一段時間,就開始沒落。

 

四【沒落時期的台灣客家戲般發展】

外台戲原本是五、六十人一班,濃縮成十二位左右的演員。

 

五【內台戲時期的野台時期】

客家戲在戲院演出內台戲的時期,各個戲班之間的出現並非合作關係。

 

六【存在百餘年,台灣文化界卻不承認台灣客家戲的存在】

台灣文化界,根本沒有客家戲,更談不上政府傳承或保護。

 

七【1980年代中期,公開呼籲正是台灣客家戲存在的事實】

關於傳統戲曲,沒有任何人提到客家戲。

 

八【全國最高文化機構找不到客家戲三個字】

在全國最高文化體系的運作,發現根本沒有客家戲。

 

九【維繫傳統客家婚禮的完整性,家族風雨中的邀演】

為了維持傳統的客家婚禮完整性,也必須想辦法克服天災的困難。

 

十【政府提倡節約客家戲曲音樂活動退變】

政府為改善國民生活,提倡節約、統一拜拜,對傳統民間音樂與戲曲改變非常大。

 

十一【演出入不敷出客家藝人紛紛被迫轉行】

演出機會越來越少,客家戲班紛紛解散,八音團成員也開始轉行。

 

十二【從喜不從喪的客家八音也轉入宗教儀典演奏】

早期台灣一班喪事是不演奏的。

 

十三【搶救本土文化,獨漏客家戲曲及八音】

除了客家山歌之外,還有其他表演藝術,許常惠老師對於客家戲是懷疑的。

 

十四【中國民俗音樂專輯裡第一張客家八音及採茶戲】

中國民俗音樂專輯的系列唱片,共有三張。

 

十五【史料有載台灣官方及學術界卻一至忽略客家戲的存在】

當時不管是文建會、教育部官方資料都找不到客家戲台灣戲曲項目。

 

十六【以客家藝術節展演行動,向各界證明客家戲的存在】

1987(76)年由台北市政府委託中華民俗基金會來主辦客家藝術節。

 

十七【台灣光復後創舉,榮興劇團台北公演客家戲】

1987(76)年為期的五天客家藝術節,榮興的客家戲演出造成轟動。

 

十八【客家戲重現,客家人看見客家文化也看見了自己】

一些年長的客家人,當它們看見客家戲時,澎湃的情緒自是不在話下。

 

十九【客家戲從台北客家藝術節推向全國】

掌管全國文化事宜的文建會也開始在全國藝文安排客家戲的節目。

 

二十【客家戲在台灣發長尚未成功,有志之士能需努力】

未來台灣文化資產館裡最高的行政單位,客家戲沒有列入文化保存的名單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用「客家戲的榮興」p.84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許宏勛、彭琦倩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
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