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82期 2013/06/01出刊/ 半月刊

 

心得

【文/吳冠璋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難得南下回家參與家庭聚會,天外飛來學長的催稿打斷了原訂的一些行程。說是要繳交一篇文章,內容可創意發揮,腦中想說這輕鬆愜意的任務才600字應該不難產,因為我從以前就有個好朋友名叫Google,舉凡國內外最新消息、演藝圈八卦甚至有時候跟原文書或國外期刊奮鬥時,都是由它一把罩。

 

        連上網路瀏覽最近消息,臺菲的緊張關係占據了各大版面,但對於現在被國族主義埋沒部分理性的媒體新聞,我實在不感興趣。索性回頭想想最近學校生活發生的一些事情,內心百感交集,心中千言萬語突然讓我有種想化身為諸葛亮的念頭,面對近來學院的一些改變與這近一年就讀時的感想,以下所言或許比不上名傳千古的《隆中對》,但多少希望能給我所就讀且熱愛的院所一些建議。

 

        因大學部的成立,從近期院內外各類施工可看出上層對此的重視。然而最令人在意的莫過於在大樓外那四個金字閃閃的「客家學院」。我一直認為為了少數族群而特別成立的院,宣示性效果遠大於實質性效果;我不否認客家族群的歷史與其他社經發展的貢獻,但目前就我所感似乎還是族群閉鎖式觀點為多。或許法規、行政和學院的一些原則無法在現階段有大幅的改變,但對於即將要招收的第一屆大學部而言,可望讓本院由此有個新轉機,進而帶動一股新氣勢。故此,希望可以朝下列方向嘗試:根據《商業周刊》1330的封面故事有所啟發,英國最大民營企業維京集團創辦人對於集團內的管理風格-「搞破壞、敢放權」,總是顛覆一般威權式領導的大型企業思維。詳細內容在此不多敘述,只想說對於第一 屆的大學部新生而言,本院是應該且必須予以全方面多元文化的刺激,走出傳統多以族群內事件或觀點為研究學習導向。客家學院積極主動地與其他學科接觸與交流、與時俱進的接受新觀念的融合與挑戰,才能走出嶄新的道路。對於客語和其文化歷史的保存固然不是件好事,但換個想法來看,我們是把客家的元素以其他形式衍生與發展下去!期盼即將擔任第一屆大學部的師長與其他協助大學部相關事務的本院學生,能集思廣益建立一個「活潑、多元、積極向外」的學系文化,這才是客家學院的一個藍海策略阿。

 

       新學期新風氣,期待大學部的這些新血們的注入加上學院開放與多元的支持,帶著客家文化站上世界的舞台發光發熱吧。 

2013/5/17

筆於 西灣英國領事館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許宏勛、彭琦倩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
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許宏勛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