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78期 2014/04/01出刊/ 半月刊

 

 

姜貞吟老師之客家女性研究的破局而出

【文/黃鈴雅、羅盛滿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Macintosh HD:Users:a0955653811:Dropbox:Camera Uploads:2013-03-26 20.58.29.jpg

 

姜貞吟老師這學期擔任我們的質性研究方法的教授,於是我們此次訪問了老師最近所做的研究,希望能帶給我們一些新的思考。老師最近出版了《現代台灣客家女性》這本書,內容集中分析現代台灣社會中客家女性的社會變遷,並以政治場域中的客家女性跟客家新移民女性作為對話的主軸。

 

傳統文獻討論的客家女性的形象跟角色較為傳統的、辛苦的、勤勞的,而這些印象是連結到客家女性在家裡面所做的家務的操持,對於子女的養育,對於先生的扶持,多數著重客家女性在私領域的探討。為了繼受客家女性研究的軸線,老師首先跟傳統文獻對話,早期傳教士Robert SmithErnest John Eitel筆下的客家女性或是山口縣造比較日本女性跟客家女性,都是從西方或外部觀點來看客家女性跟其他族群的女性的差別,這些觀點影響了後期台灣客家學興起後如何討論客家女性。也因此,不少台灣客家女性研究多數集中討論客家女性的傳統形象、角色跟勞動等,研究範圍依舊侷限在私領域中的客家女性,較少討論公共領域中的客家女性以及台灣社會變遷下「客家女性」組成的新變化。所以,在公共領域方面,姜老師以客家女性的政治參與來做探討,主要因為政治參與是女性主義學者在觀察世界各區域性別平權的重要指標。公共領域裡面的政治領域一直相當封閉,以男性為中心,除了少數東南亞國家跟拉美地區,因為有政治家族的繼承路數,使得少數女性可以當到總統或總理之外,其餘多數國家女性參與政治大都循著民主制度的設計層層進階,能進入國會殿堂的女性一直是少數。從政治參與分析中可以看到台灣客家女性很早就一直參與著台灣的政治發展,像是葉菊蘭、黃玉嬌、鄭金玲、趙麗雲、管碧玲、李喬如、徐欣瑩等。其實,客家女性一直都參與著台灣的政治,活躍在公共領域,但是沒有被以「客家女性」來被辨識與看見。研究結果也發現了不論是參選人爭取選民認同或是選民的投票取向,族群身份和族群特性的影響力都在下降中。另外,為了更深入瞭解與釐清客家鄉鎮的政治參與,現在老師正在進行地方層級選舉的政治參與的影響要素研究。

 

       另一方面,老師觀察到台灣社會的變遷:客家新移民女性的進入,在客家社會也有新移民的加入,此次研究重點放在新移民的女性的進入,以中國梅縣女性為例,研究她們在台灣社會資本的斷裂與重建。台灣跨國婚姻的模式還是相當父權,因此婚後的移動路徑,多數還是女性跟著男性移動,主要是搬到先生居住或就業的國家或地區居住。這些客家新移民女性因為跨國婚姻,移居台灣,等於是跟她們在原生社會所建立的所有社會資本發生了斷裂,這種斷裂如何讓她們因為婚姻到台灣在台灣再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生活?這是姜老師另外一個研究的重點。在研究過程中,最令老師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務農家庭,他們住在大湖草莓區,有一天這位客家新移民女性騎機車接送小孩時發生嚴重車禍,她的智力退化至僅剩3-6歲,而她還有三個小孩,年齡都非常小。但是發生這種意外也幫助我們思考,是否跟階級、職業和居住的區域有一些相關性呢?我們假想若是住在台北的話,也許因為交通工具多元或是經濟方面的提升以及發生車禍後醫療資源等較為充足,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在這過程中這些新移民,本來互不認識,但因為這件事情的發生,他們會互相幫助,新移民自己有內部的互助網絡,是靠著自己同樣從中國來同樣的歸屬的網絡,真的令人感動,因為她們並不清楚自己在台灣可以動用到的社會資源跟福利制度或是醫療資源有多少,可是她們自己成立了一個互助網絡。老師在她們身上其實看到這些遠嫁他國的「女性」,為了生存與自我培力,在國外相互的扶持與幫助,是一種令人動容的情誼。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許宏勛、彭琦倩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