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74期 2013/02/01出刊/ 半月刊

 

 

環境變遷 新港菜公村多數福佬化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根據調查,嘉義縣新港鄉約有300多戶的客家人,由於環境關係,多數已經福佬化,而為了找回客家文化,嘉義縣政府委託雲林科技大學,進行客家聚落研究,經過1年時間的調查,研究團隊24日,在新港鄉公所發表成果報告,這份資料也將提報給客委會,以作為未來新港鄉,客庄營造的依據。 

  這間座落在新港鄉菜公村的夥房,是江氏南山派的公廳,從祖先牌位的陳設,不難看出他們是客家人,由於菜公村8成左右居民都姓江,所以也是新港鄉,最大的客家聚落。 

  新港鄉菜公村長 范姜鎮興:「他們知道是客家人是最近,我聽他們說是這5、6年,可能很早之前,他們就知道是客家人。」 

  新港鄉菜公村居民 江澤祥:「客家話不會,我聽我父親說,我們來差不多是2、3代人,因為附近都是福佬人,為了做生意方便,客家話就漸漸不會說了。」 

  經過雲林科技大學,1年時間的調查研究,發現新港鄉,目前約有360戶的客家人,他們散居在新港鄉的9個村庄,只是已完全福佬化,目前只能從公廳,或祖籍地來認定,嘉義縣政府希望藉由調查資料,作為未來客庄營造的依據。 

  雲科大客研中心主任 黃衍明:「整個新港鄉的東北邊,都是以廣東籍的饒平客為主,也就是潮州客,新港的西南邊這一塊,是以福建汀州客為主,他們大部分是從永定來的。」 

  嘉義縣民政處處長 林聰利:「我們利用一些客委會的計畫,包括硬體的計畫,或是軟體活動的計畫,或是整個客家產業的計畫,然後設法讓這些客家文化的資源,能夠保存下來。」 

  新港鄉公所表示,這份調查結果,已獲得大多數客籍鄉親的認同,因此目前先選定,菜公村與古民村,進行「客家生活環境營造」,未來會再一步一步協助居民,重新找回失去的客家文化。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李誠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許宏勛、彭琦倩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許宏勛、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