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70期 2012/12/01出刊/ 半月刊

 

 

引用於陳運棟-由九腔十八調談到何阿文
九腔十八調

【文/林詩文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民國八十三年,筆者撰寫《從歷史角度談九腔十八調》一文,登載在該年度全國文藝季苗栗縣活動成果專輯《客家情懷,九腔十八調》上。這篇論文純就客家歌謠之中有九腔十八調之稱出發,指出:客家山歌是由於客、土的長期共同生活而發展起來的,其主要特徵就是客家話。客家話是客家先民將中原漢語與當地方言混合涵化的結果;雖然客家話彼此可以相通,但是並不能認為是同質的,語音腔調隨地而異。因此才有「九腔」的說法,認為客家話是多腔調的語言。至於「十八調」的說法則是表明小調的多元性。小調一般指流行於我國各地城鄉裏的民間歌舞小曲,以歌唱民間日常生活為主要內容。其歌詞及曲調都富於生活情趣及地方色彩而更具多樣 化,比起客家話腔調的變化加倍的多,才有「十八調」的說法。並做出結論說:「九腔十八調只是表示客家族群在遷徙過程中,保存了中原民歌,涵化了少數民族民歌的特色,以及描述目前流行的客家民謠的多元性。」〔3〕目前在臺灣,「九腔十八調」似乎已成為客家山歌的專有名詞。然而由於客家三腳採茶戲的唱腔,與客家山歌重疊的很多,所以也有「九腔十八調」之稱。

  鄭榮興說:「傳統的三腳採茶戲,它有固定戲碼,每個戲碼有規定唱腔(類似主題曲),如『上山採茶』,有一個旋律,『採茶』又是另一個旋律,所以在傳統的戲碼中,共唱出多種不同的腔,數種不同的小調,因而稱之為『九腔十八調』。腔,即指『曲腔』,乃由特定語言發展出來的歌樂系統,主要是為了配合戲曲演出,以採茶戲唱腔為基礎,結合山歌腔系統的眾多曲腔發展而來。調,即指『(民歌)小調』、『曲調』而言,是指產生於城市,而流行全國各地的歌曲,原先多以官話演唱,但流傳至各地,所以後來也常被改用當地方言來演唱。儘管臺灣採茶戲在發展過程中,因為大量借用或穿插混用了客家山歌、民間小調,讓人容易產生系統上的混淆以及分類上的困擾,但無損於『九腔十八調』作為三腳採茶戲基礎唱腔的事實,也可當作採茶大戲基礎唱腔的稱謂代表。」

   「九腔十八調」作為客家採茶戲的稱謂代表,在表演的觀念上最主要的是綜合性。因而往往採納京劇、豫劇、亂彈劇等的腔調與表演形式。作為「戲先生」的人,如何阿文、卓清雲等人都要具備各種不同戲路的才能,方有可能引導發展中的三腳採茶小戲繼續往前走。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李誠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