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69期 2012/11/15出刊/ 半月刊

 

 

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文/陳瑞珠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畢業生)】

 

  哈洛德.伊薩克(Harold R. Isaacs, 2004)認為族群是集體認同,以「內在」族群的共同文化歷史來源(有共同語言、歷史和文化),和「對外」的表現,兩者之間的互動形成。Linda Basch (1994) 在世界體系理論的全球觀點上,建立跨國主義的理論,認為「跨國」是一種流程,由移民建立和維持多線的社會關係,將他們的原鄉和定居的社會連結。

  台灣政府以文化政策促進台灣客家文化的發展,建構新台灣客家人的文化認同。根據台灣客家事務委員會對海外客家文化政策的發展,推動台灣客家為世界客家文化中心,「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與台灣客委會建立密切的往來關係,並把台灣客家文化與認同想像的內涵帶到泰國,影響「泰國客家」的建構。本研究將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經驗出發,探索他們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情形,將研究目的預設為:一、「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成立與其他組織的互動,主要是與泰國當地老客、泰國政府、中國政府與台灣政府的互動。二、台灣客家文化與泰國當地客家的互動如何形成台灣客家跨國文化與認同?如何應用客委會的客家文化政策推廣泰國客家文化的發展? 三、「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的跨國文化活動對泰國客家族群的影響是如何?客家認同是否上升?是否增加更多客家文化的瞭解?

  本論文以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為主,其最簡的定義是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的結合。從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設為研究方法的四步驟。研究發現,台灣客家族群的建構有兩個因素:第一,泰國台灣客家的跨國文化,依據客委會促進台灣客家文化發展的影響。第二,泰國台灣客家的認同,與老客互動適應和調整影響的結果。呈現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是泰國與台灣文化橋梁的重要角色。從泰國台灣客家的認同,可發現台灣客家的雙重認同:一方面,他們強調客家族群的認同;另一方面,他們也強調台灣國族認同。泰國當地客家受到跨國新台灣客文化傳承的影響,也開始推動客家文化的的傳承。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李誠校長
◆ 發 行 人/ 羅肇錦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羅肇錦院長
◆ 編輯助理 / 謝晨馨
◆ 編 輯 群/ 王鴻宇、周佳儀、涂正強、彭琦倩、彭淑姿、彭賢明、賴亞華、謝晨馨(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林佑柔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