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於101年9月28日(星期五)下午,邀請重要之東南亞客家研究學者,為客家學院舉行客家學院「海外客家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並進行「海外客家研究重點、視野與方法座談會」,以期匯聚各方知識,達到整合與開拓的海外客家研究之目的。
放眼當今臺灣客家研究,除了本土議題,海外客家的部分如今也受到相當關注。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於此早已有所耕耘,今由講座教授蕭新煌老師推動,希望深化國內既有的學術網絡,並於中央大學校內進行跨領域、跨學院的整合,結合以往學者海外田野調查的珍貴資料,並規劃於三年間出版一系列海外客家研究之專書,以積累研究成果。
「客家」與遷徙的意象時常相連;早期迫於經濟壓力,客家人必須向外遷移。因此,分居於中國大陸、台灣、東南亞…等地的移民有著「客家」這樣相同的稱號。然而各地的客家面貌是否因地制宜而有所改變?如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即受雙重的壓力,一方面受到當地強勢民族主義的擠壓,另一方面則受整體華人的「華人性」所壓抑;在這些影響下,客家認同的存在經歷如何的形式轉換,值得細探。在進行海外客家研究的過程,除了觀察客家與非客家族群的互動之外,更能從中抽絲剝繭,分析客家社會的同質性與異質性。
因此,與海外客家社群的比較研究,有其重要與必要性。深切的了解移民議題,更有助於對臺灣社會的理解。是以,蕭新煌講座教授作為號召,希望結合海內外學者之研究,以田野調查、歷史文獻蒐集等,進行客家族群在原鄉對海外、臺灣島內對南洋客家的遷移史的比對,在社會科學的跨學科基礎上,逐步建構「客家社會」的分析概念與理論架構。
與會學者於海外客家研究中心前合影(攝於2012年9月28日)
由左至右為:蔡芬芳、潘美玲、王俐容、利亮時、林開忠、羅肇錦、蕭新煌、張維安、張翰璧、羅素玫、姜貞吟、黃建淳、羅烈師